分析初中教育中后进生转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期   作者:夏传成
[导读] 本文通过分析初中教育中后进生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夏传成
        陵川县杨村镇初级中学校  山西省晋城市048313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初中教育中后进生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达到提高后进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教育;后进生转化;措施
        引言
        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环节,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重要作用。然而在教学过程中难免有好学生、中等学生和后进生之分,后进生的转化是初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转化后进生是工作的重点和关键。
        一、初中教育中后进生形成原因
        (一)成为后进生的学生往往自控力差、意志力薄弱
        初中时期其实是一个特别敏感的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心理上趋于成熟,但在行为上却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初中的教学课程难度较小学而言有所增加,教学方式上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能够独立的进行学习,但是部分学生很难适应这一变化,所以在遇到困难时,他们经常会知难而退,学习上也是如此,同时,初中生性格活泼、贪玩、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受到外界诱惑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失久而久之,学习成绩自然会下降。自控力和意志力的薄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状态。
        (二)后进生往往对学习缺乏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过程中无形的牵引力。在心理学上,兴趣能够促使行为主体一直对所做事情保持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意志,使行为者能够全神贯注的去关注并且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且全程不会出现厌烦的情绪,一直保持比较积极的学习情绪,所以具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反过来,若是行为主体对所做的事情缺乏兴趣,当他进行学习时,情绪也会变得消极,出现不耐烦或者感到索然无味,从而无法集中注意力。这种情绪和状态日积月累,便会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对学习也失去了信心。
        (三)后进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从事教育事业的同事一定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在低年级时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或者是名列前茅,但是进入初中之后,他们的成绩便陡然下降甚至一直呈下降趋势,但是这部分学生是很用功的,他们也在努力的学习,只是成绩并没有和他们的汗水成正比。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这些学生没有很快的对出初中学习的方式方法进行调整,他们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合适的方法去适应初中的学习,当缺乏教师的指引时,他们便会长期无所适从,感到迷茫而找不到方向。
        (四)不良因素的影响
        初中生还处在三观的形成时期,没有足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当一些来自家庭、学生和社会的不良信息来到他们面前时,他们很难抵制这些不良因素对他们思想的影响和诱惑。例如,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失衡、电影、电子游戏、不良网络信息、不良认同的社会群体等,都会对年轻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
        二、初中教育后进生转化的策略分析
        尽管后进生有着一定的问题,但几乎没有人宁愿做后进生。相关的初中教育者需要将更多的关爱给予那些后进生,根据他们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讲解以及抚慰,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很好的改进,让每个后进生都可以健康快乐成长。
(一)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初中学习的过程当中,如果学生一直带着非常严重的自卑感进行学习,一定不会产生非常好的结果,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会觉得自己笨是造成所有事情的原因。这样悲观的错位自卑会给他们带来毁灭性的影响,最终会导致落下越来越多的课程,尽管在主观方面他们知道应该进行努力学习,但因为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去学习会最终导致对老师的节奏完全跟不上。

根据这些具体的问题,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造成这些情况最终发生的原因,并特意去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兴趣以及信心。经过一对一的分析后进生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熟练掌握适宜的学习方法,对后进生的悲观心态进行摆脱,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以及积极性。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初中教学的过程中,所有老师都
        应该充分认识到老师和学生在人格方面是平等的主体,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尊重那种平等性。抱着这样的心态来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会让学生深深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尊重,会让他们愿意去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实现更深一步的交流和沟通,有助于老师找到学生落后的更深层的一些原因。还能够建立起对学生的一对一帮扶措施,让后进生能够在老师以及同学之间得到更好的关怀,有效实现向优秀生的转变。
        (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难发现,在学习天赋方面,后进生和优秀生相比没有非常明显的差距,甚至大多数的后进生非常的机灵聪明,成为后进生,有着很多方面的原因,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失去了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当学生从小学阶段进入到初中阶段时,课程的数量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增大了学习任务,很多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这个改变。同时,还有从低年级开始就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逐渐形成了一种之后也不能有效跟上的恶性循环。除此之外,老师应该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充分的尊重,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有效防止学生觉得课堂的无聊。与此同时,对于后进生应该施加一定的压力,积极鼓励他们将这些压力变成学习的动力,有效提高他们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并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逐渐转化成对于学习的兴趣。后进生在提高学习兴趣之后,就会对学到的知识产生一定的兴趣,这种学习兴趣是他们能够进行深入学习的指引以及源泉,是转变成优秀生的关键所在。
        (四)因材施教,不要采用一刀切的方法
        在初中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分析每个后进生的具体情况,找到他们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原因,让后进生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一些不足之处。在课堂上,老师应该给予后进生足够的关心,对于那些后进生不能弄懂的知识应该进行耐心的讲解,直到让他们听懂。老师还应该根据后进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实现后进生的有效转变。
        (五)家庭学校互相结合
        初中生处于一个敏感的年龄阶段,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来说,他们很有可能因为成绩的缘故感到自卑,低人一等,所以他们较之普通学生,可能会更加敏感。所以,在后进生向优等生转化的问题上,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一定要通力配合,共同努力。于学校来说,其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及时的、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后进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疏导和指引。同时,家长要做好学校的配合工作,为后进生创造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除此之外,社会各界也要多多的关心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的为青少年打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环境,共同引导学生多多的去接触社会上的积极阳光的一面,多一些包容和理解,耐心引导,使后进生尽快转变为优秀学生。
        总结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教师时时刻刻把后进生放在心里,给予他们真诚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处理好后进生与自己的关系,抓住机会挖掘闪光点,在课堂和作业上去偏爱后进生,让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厚爱,他们就会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来感谢老师,他们就会越来越听从老师的教育,学习成绩也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董公平.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后进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才智.2018,(04):205-207.
        2.张小娟.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情感教育策略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09):302-303.
        3.张文峰.对初中后进生形成原因及转化措施的探讨[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7,(01):101-103.
        4.田伟.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初探[J].文存阅刊.2017,(11):329-331.
        5.郑润凤.后进生转化教育的思考及对策初探[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7,(03):9-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