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摇钱树”-宜宾油樟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期   作者:王孟
[导读] 油樟,为多年生常绿乔木
        王孟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福州  350000
        [试题设计]
        材料一  油樟,为多年生常绿乔木。适宜生长在温暖潮湿,且土壤略带酸性的丘陵地带[1]。油樟全身都是宝,叶子、枝干和树根均可提取油脂,其油脂名叫樟油,具有清凉怡人的芳香,舒神醒脑、抗菌防虫等作用,在化妆品、医药、日用品上广泛应用[2]。
材料二  宜宾市叙州区(位置见图1[3]),全国樟油产量的70%来自于此,是叙州区一项重要的出口产品,叙州区政府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和扶持当地油樟产业发展。2017年“宜宾油樟”被称为中国地理标志商标。樟海镇是宜宾油樟的核心产区(见图2),被称为“世界樟海”,当地已有多年种植油樟,提取樟油的历史。一公斤樟油的收购价可达100元上下,樟农人均收入6500元左右,油樟为当地农民的“摇钱树”。
        材料三  目前,该镇大部分樟油的主要生产模式为家庭蒸煮(场景见图3),由于生产过程(见图4)较为简单,除了时间投入,一般无需其他投入,故许多留守在家的老弱妇孺皆可完成。越来越多的耕地正被改造成油樟林地。



        1.分析樟海镇成为“世界樟海”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推测越来越多耕地被改造成油樟林的原因。
3.当地大量种植油樟对社会、经济和生态带来什么好处?
4.结合樟油生产过程,试推测,当地油樟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5.油樟是当地农民的“摇钱树,帮助当地脱贫致富,请你为提升宜宾油樟的经济效益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该地气候温暖潮湿,满足油樟所需的气候条件。土壤大量为南方酸性土壤,适宜油樟生长。当地丘陵广布,坡度适宜油樟种植。当地种植和蒸煮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当地油樟树分布广泛且集中,成为宜宾油樟的核心区域。
政府的大力宣传和扶持。
2.樟油用途广泛,需求量大,市场广阔。樟油价格高昂,获利较多。樟油获取过程相比于种地简单,广受农民欢迎。酸性土壤种植其他作物,产量不高,收益少,且农产品折成现金周期长,方式难。生产过程无需其他投入,风险较小。当地留守老弱妇孺较多,劳动力充足。
3.油樟种植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致富。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劳动力,促进就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量产品出口,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壮大县域经济。广泛种植油樟能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对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4.定期砍除杂草、收集落叶,且不投入肥料等,导致有机质积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砍除其他树木杂草,大面积种植油樟,使得其他物种生境缩小,可能破坏生物多样性。林下因除草而变秃,加剧地表水土流失问题。采用原始方法蒸煮,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废水废渣,污染环境。
5.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林地施肥,以提高土壤肥力。合理规划油樟种植区域,维护该地区物种多样性。保持一定量的林下杂草,以减地表少水土流失。增加技术投入和技术创新,提高出油率和附加值。吸引有才学的青壮年劳动力回乡发展油樟产业。延长樟油产业链,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附加效益。吸引企业入驻当地,进行企业化统一管理林地和熬制樟油。拓宽销售渠道,改变产品单一销售方式。发展油樟林生态观光和康养休闲。
[设计思路]
生态农业、林业就是要利用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从当地的现实出发,兼顾长短期利益,寻找现实中存在的阻碍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的问题,发现能够促进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的突破口,并制定有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三种效益兼顾的可持续发展[4]。
本题在精准脱贫,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背景下,设计了以宜宾油樟为主题的试题。试题来源于真实情境,虽然主体是林业,与学过的小概念农业略有不同,但大同小异,学生可结合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回答,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试题每个小问之间层层衔接,通过林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林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发现存在的问题→合理化建议的问题链,使得学生在阅读图文材料后,根据相关地理数据、信息,运用地理知识与技能,综合地分析和推测地理问题。综合考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新颖之处:①选材新颖。以经济林也是生态林的油樟入手,突破学生对传统林业和农业的认知;并且该林业目前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大力关注和扶持,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②关注问题多元,考查角度全面。不仅关注到此种林业目前的良好势头,也在探寻未来的发展之路,尤其是关注到了油樟的发展在另一种程度上也在损坏其他生物生境的问题。多个不同问题结合,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③呈现的材料丰富。通过多种材料呈现,使得学生能够认真结合材料,能发现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综合思维,全面思考和作答。
参考文献:
[1] 郭宗锋,潘树林. 宜宾市油樟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地形对油樟栽植的影响[J]. 宜宾学院学报,2014,14(12):110-113.
[2] 周成强,练东明. 宜宾油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农业与技术,2020,40(16):65-68.
[3] 刘廷刚,李严. “叙州油樟”原创试题设计[J]. 教学考试,2019,(36):57-58.
[4] 肖华刚. 宜宾县油樟产业化发展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