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期   作者:王晨 吴庆松 邹磊
[导读] 由于社会的进步以及教育改革的推动,我国的高等教育受众数量正处在持续增加的状态中,同时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随之出现了增长
        王晨  吴庆松  邹磊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410205
        
        摘要:由于社会的进步以及教育改革的推动,我国的高等教育受众数量正处在持续增加的状态中,同时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随之出现了增长,然而全社会能够为其提供的岗位数量却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使得大学生就业压力持续提升。在这一背景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展能够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就业观,全面了解自身的就业能力,以此来增强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本文首先分析了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就业的作用,之后对其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今后的建设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
        引言:职业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的人生轨迹,在就业之前进行高质量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引导学生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并激发其向上的动力,此外还对学生价值观与人生观的进一步健全具有积极影响。学生的就业问题是高校建设工作的重点,高校应当针对其开展深入研究,依据校内学生当前的发展状况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来开展课程设计,为学生就业提供正确的引导。
        1.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
        职业生涯规划也可以被称之为职业生涯设计,指代个体对于今后从事的就业岗位以及后续发展的规划,就业者需要以自身的现状以及当前存在的发展机遇和阻碍为基础,明确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并选取一条适宜的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为了有效的达成其职业生涯目标,应当明确自身的行动方案,同时在实践阶段将其得以落实。
        2.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2.1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针对欧美各国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职业生涯规划最早应当在小学时期进行;而在高中时期则需要为学生提供职业启蒙教育;在大学时期,学校应当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建立起职业生涯咨询与辅导中心,同时在不同阶段的教育管理中,都应当保证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够和职业生涯发展时间有机结合,并以此来引导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通过实践结果可以发现,欧美各国的职业生涯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也证明了在我国今后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应当更加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加科学全面的就业指导,必须保证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与学生们对于今后就业的愿景相契合,从而让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在教学阶段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要并跟上社会发展的进程,这也有助于更加充分地激发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学生就业的积极效用,以此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并让学生在创造力与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的发展,同时在学习与训练阶段掌握与市场需求相契合的实践技能。
        2.2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当前许多大学生在进行择业时没有明确的目标,这使得他们在就业时倾向于盲目跟风。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学生并不了解自己希望从事怎样的职业,自己的特长在哪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探索,通过对自身的兴趣、性格特点、价值理念与能力进行探究,学生们可以意识到自己适合从事怎样的工作,自己的兴趣指向哪一领域,自己的能力范围有多大。在毕业后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对自身进行了全面探索的学生可以了解自身的优点与缺陷,从而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工作类型。
        2.3帮助学生了解就业现状
        在充分明确了当前就业环境的情况下,学生可以了解未来发展的方向。调查结果表明许多学生之所以无法找到工作,是因为对于就业市场的了解过于狭隘,许多学生以为可以选择的发展方向仅仅包括了打工、公务员以及出国等。而职业生涯教育的作用之一便是让学生对于就业市场拥有更加充分的认识,使其了解今后可以选择的就业方向,从而让大学生在大一时期便树立好就业目标。
        2.4提升学生职业规划的科学性
        大学时期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时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就业阶段得到更加全面科学的指导。在大学阶段制定出一套科学的职业规划方案,可以帮助学生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取得更高的价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大一时期便对社会拥有基本的了解,标注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规划,以此来提升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的就业竞争力。此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对学生们开展职业理念教育,从而帮助他们了解各种职业的实际状况,这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建立起科学的就业观,并对后续的职业发展作出科学的规划,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就业率。
        3.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现状
        3.1就业指导缺乏专业性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讲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专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在课程结束后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然而许多大学由于各方面的限制而无法组织起专业的教师队伍,这也对该课程的效益造成了负面影响,导致学生无法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得到有效地引导。当前许多高校会委派思想政治专业的教师来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因为这些教师对于该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不足,因此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此外,许多大学虽然已经拥有了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但由于教师人数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许多学生无法得到针对性的指导,这也对教学效益的提升造成了限制。所以,就业指导的专业性不足是许多大学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3.2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缺乏特点
        虽然当前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开办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其课程体系过于雷同,缺乏自身的特点,因此难以满足学生对于就业指导的实际需要。当前许多大学的教师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时依然会依据其他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讲课,这使得课程内容过于偏向理论,以至于许多教师仅关注理论的教学,却没有和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这使得学生在课堂中过于被动,对其职业生涯规划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大部分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仅教学。许多教师只是基于宏观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开展就业指导,但在此过程中不同学生的个人因素被忽视了,这使得一些学生可能会由于个人因素而无法实现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此外许多特殊群体,例如存在身体缺陷、患有疾病或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便难以从中得到有效地引导。


        3.3课程理论与实践不平衡
        一些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还存在理论与实践不平衡的问题,作为一项以实践为主的课程,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建立在大规模的课程实践之上。但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这使得课程过于偏向理论。一些大学依然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应当以实现社会需求作为主要发展目标,也没有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这使得许多大学生无法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了解当前市场对于人才资源的实际需求,以至于无法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
        3.4评价体系不全面
        目前我国大学在进行就业质量评价时仅关注就业率、薪酬满意度等静态指标,没有对学生后续的职业发展进行评价。这样过分关注静态指标的平面维度评价存在全面性不足的缺陷,没有体现出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对于学生职业发展的作用。
        4.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设方向
        4.1重视职业规划,明确教学目标
        目前许多高校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时依然存在形式重于实质的问题,这使得在其中毕业的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只能盲目的寻找就业方向。为此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理解怎样制定职业规划方案、在求职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等,此外应当让学生拥有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并聘请专业人士来校内开办讲座,使得学生可以充分意识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此外还可以聘请学校已经取得成就的优秀毕业生前来进行演说,向学生们讲述自己的就业经验。最后还可以举行活动,组织学生到与学校合作的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并开展社会实践,从而了解企业对于人才资源的实际需求以及工作环境,这有助于使得学生意识到当前就业环境的严峻并建立起科学的求职观念。
        4.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许多大学没有负责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专业教师,往往会将该项课程的教学交给思想政治教师或辅导员等,这使得教师的专业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地保障,为此大学的管理人员需要对教师队伍的质量引起更高的重视。为了实现提升师资队伍质量的目标,首先应当健全管理制度,从而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团队的专业化水平,大学应当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师资队伍培养计划,科学的调节队伍结构,从而培养出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同时学校要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起充分的重视,确保职业规划教师在职称评定以及评优等方面拥有和其他教师相同的待遇。其次要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本身的专业能力,该课程的教师需要充分掌握心理学、教育者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同时学校也应当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培训,鼓励他们参与各种专业研讨班,并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持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4.3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是教学质量的基础,为此学校应当对职业规划教学的过程引起更高的重视,而非仅仅关注教学的成效。学校应当在新生入学之后便着手安排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使得学生能够在初入大学后便意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意义,并尽快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制定规划方案,对自身的专业能力进行探索以及时寻找出其需要弥补的缺陷。此外,学校还应当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开展小班教学,这是为了让教师拥有更多的时间来为所有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引导,依据各个学生的实际状况来为其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方案。最后,学校需要为各种专业的学生提供差异化的课程内容。大学的专业教育使得各个不同的专业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学校应当依据各个学院的特点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规划,以此来为各种专业的学生提供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
        4.4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平衡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主要目标在于使得学生可以拥有健全的职业发展理念,在理论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竞争优势,所以学校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时应当更加关注如何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为此学校要转变过去的应试教学方案,使得教师在课堂中不再仅仅关注理论的说明,而是以当前市场的实际需要作为标准,淘汰课程中不再符合时代需要的内容,确保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会落后于时代发展。另一方面,高校要多和社会企业合作,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高校要多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让学生在实习中了解社会人才的需求,发现自己专业能力的不足,增强对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也促进职业生涯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平衡发展。
        结束语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认知自我,找到更加适合自身能力与兴趣的工作,以此来处理就业率低的问题。但这项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高校对其引起重视并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完善,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加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亚利.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价值探析[J].中外企业家,2020(11):159.
        [2]何小龙.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性探讨[J].知识经济,2020(03):171-172.
        [3]陈晓雯.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解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2):101-102.
        [4]潘敏.试析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与措施[J].河套学院论坛,2019,16(01):62-63+74.
        作者简介:王晨,女,民族:侗族,1983年8月,籍贯:湖南怀化,工作单位和城市: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长沙),学历:硕士研究生,专业:职业教育学,研究方向: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职称级别:讲师。
        吴庆松(1973.10---),博士,教授,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创新管理。
        邹磊(1990.03.24--),硕士,讲师,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高教管理。
        基金项目:湖南省职教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1+N网络共享模式研究(ZJGB2019103)。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高职院校“嵌入式”校地合作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20C10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