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浦街道中心小学 312069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融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微课的产生与发展便是其中的典型。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微课用时短、内容灵活多样,可以用小视频、动画、图片等展示碎片化的知识,在实际应用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质量。本文研究了微课预学后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并给出相关阐述和建议。
关键词:微课预习;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前言:
如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传统教育的课堂模式向信息化的方向转变。微课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模式,具备用时短、素材丰富、灵活多变的特点,因此适用于教师讲解新知识之前的预学阶段。以微课预学融入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为例,由于其用时短、内容灵活,容易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效率,备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一、微课预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对周围的食物充满好奇、喜欢玩耍、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他们往往在课堂中也表现出这些特点,比如难以集中注意力去认真听讲,造成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都不高。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办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微课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微课大多以图文并茂的小视频、动画音像等形式呈现给学生,相比单调的文字叙述,音频动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进而提升课堂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的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厘米和米”一课中,教师可以在正是讲解课本知识之前给学生播放相应的微课资源。比如,教师制作出厘米、米的对比图片,长度单位相关的知识卡片等,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做成图文并茂的投影片,然后在课堂开始阶段进行展示。这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迅速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微课预学联系知识与生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涉及的很多知识点都与实际生活的现象息息相关,教师应该善于把握这一特点,在教学中融入与讲解的只是相关的生活现象,模拟真实的情景环境,让学生能够在熟悉的情境中高效率地掌握新的知识,并从中锻炼学生将知识联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具体到微课形式上,教师可以在讲解新知识之前,使用微课向学生展示与之相关的生活场景,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学生熟知的生活领域着手制作相关的微课,让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中,在正式讲课之前,教师可以以小视频形式的微课向学生展示与角度相关的生活现象,如直角的桌面、倾斜的坡度、180°笔直的公路等,再结合画某一角度的动态过程,在微课的结尾引入角度的概念。微课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就可以顺着微课预学的内容正式讲解新的知识,学生也可以结合微课里熟悉的生活场景,很自然地顺着老师的思路学习新的知识。
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以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轻松,学生也更容易接受、掌握新的知识,课堂效果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三、微课预学突出强调知识的重难点,让学生印象深刻
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处在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成长阶段,他们对于稍微复杂一点的知识一般不那么容易掌握。而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稍微难懂的知识,处理不好可能会使学生面对难题知难而退,甚至对数学产生逃避、厌学的不良情绪。因此面对小学数学中的重难点知识,需要教师科学、细致、耐心的教导。微课就是一个高效的工具。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复式统计表”一课中,由于面对的数据类型多,如平均数、中位数等新的概念,加上统计表格与各类统计图的相互转换、数据运算等,涉及的数据、表格、图像,以及它们的相互转换,往往使很多小学生学起来非常吃力,难以理顺知识之间的关联,甚至是学习效果达不到教学要求。这时候教师可以在学习之前,利用微课先向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统计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的完整过程,微课的最后可以是另一个相似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让学生带着微课里的问题去开始统计知识的学习,最后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新的知识,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会加深对重点难点的印象,进而提升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四、微课预学让算术变得生动与深刻
算术运算几乎贯穿了小学低年级数学的整个教学阶段,熟练掌握算术相关的知识是学好数学这一门科目的基础。但是很多小学生对于算术并不感兴趣,认为算术的过程非常的无聊和枯燥,甚至对于算术产生抵触的情绪。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在讲解算术的知识之前,制作算术相关的小视频,重点是突出算术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生认识到算术的魅力。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问题的三种算法的微课视频,算法可以先从学生熟悉的加法开始,再引入“两位数相乘”的新概念,向学生展示新的算术知识能够快速高效的解决新的问题。让学生观看视频后,对三种算法进行思考,比较它们的异同。之后通过教师对新知识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最佳方法的由来,从而对算术、算法有更加准确的认识。加上一些算术的小技巧、小知识,可以通过微课传授给学生,这样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丰富课堂内容,提升课堂效果。
总结: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促进了教育模式向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转变,而微课便是信息化时代进步发展的产物。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中,适当地运用微课作为预学的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让课堂变得高效率、高质量。小学低年级的教师和学生都能从微课预学中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朱晓娟.小学数学微课及其翻转课堂教学应用与实践的探讨[J].家长(上旬刊),2020,(11):120-121.
[2]马胜龙.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思考[J].速读(中旬),2020,(3):21.
[3]寇洪旺.小学数学优化课前预习指导的教学策略[J].中外交流,2019,26(28):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