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月35期   作者:陈海珑
[导读] 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新课标的提出,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陈海珑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金山校区 362000
        摘要: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新课标的提出,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是新的时期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又一重要课题。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及理念,精心设计完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勾起学生学习欲望,从而确保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初中生得以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效率;提高
前言:
        物理是一门集观察、实验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为一体的学科,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是学生奠定基础,初步培养物理学科素养的关键时期,为了学生日后更深层次的物理学习,初中物理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促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提供更加有利的环境,并在学习中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进而为将来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有利的帮助。
一、注重课前预习,提高学习效率
        物理学科的课程不同于其他的科目,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物理学科与我们熟悉的现实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要求初中生要具有一些最为基础的物理知识及一定的生活常识。而初中生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对于知识点没有完全理解,一部分原因在于课前没有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的意识还停留在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里,并不重视课前预习,对于初中生也没有起到督促作用,使其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这样,学生就会感觉学习起来较为吃力,导致学习成绩难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也普遍不高。由此可见,课前预习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是十分有必要的。
        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课为例,若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先对这一课的知识内容进行课前预习,这样就会对将要学习的物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那么当物理教师再讲解本节课的内容时,学生就会理解的更加容易,知识掌握的也就更加扎实。学生还可以在预习的过程中,针对教材中的小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或者可以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途径,同时对于声音现象的物理相关知识和教材上的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这样不但能培养初中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为其学习提供有利的帮助,同时提高了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及自身的科学素养,进而促使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能够有效提升。
二、课上积极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当学生已经做好课前预习,物理教师就应合理的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提高
物理课堂的效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并不是教师讲解的知识越多课堂效率就会越好,原因在于若初中生无法充分的掌握及理解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知识,那么教师讲解的课堂知识再多,也是做无用功。而教师应意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目的是让初中生学有所得。

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互动,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不但能在讲解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学习状态,还能课堂气氛相对轻松、和谐,让学生能学好物理,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以《声音的特征》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讲解完本课的知识后,询问一下学生,对生音的特征是否还有不理解的地方,而学生则会对教师的询问给出一定的反馈。这样教师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对于其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正确的指导。虽然这看上去是占用了课堂的部分时间,但若是学生经过教师的讲解将课堂知识掌握的更扎实,则有助于教师后续的教学能够更顺利的开展。如果物理老师对初中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未能加以询问,将会使其在接下来的物理学习中感到较为吃力。久而久之,就会对物理学习产生消极的情绪以及抵触心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就难以提升。因此,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应适当的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理解情况。及时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详细讲解,从根本上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高效的课堂是有效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前提,因此,如何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已成为目前教师应解决的一项难题。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侧重于灌输式的讲解,而没有更新陈旧的教学理念,这导致教师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而另一方面,由于物理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理论知识较为枯燥且复杂难懂。若教师不及时改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手段,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将难以激发初中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而没有兴趣作为学习的动力,学生也不会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及学习。长以此往,学生对物理学习就会逐渐产生厌学的心理,学习成绩也会止步不前,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将达不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改变教学的理念,创新完善教学方式,同时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比如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合作学习、动手操作等,都能极大程度的激发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其能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及思考,进而强化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及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以《光的折射》一课为例,由于这节课的内容较为抽象,单纯靠教师的讲解很难让学生真正掌握课堂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光的折射原理,以视频或PPT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使其可以更好的理解教材上的知识点,加深对本课的印象,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于本课的学习兴趣,从而主动融入到课堂当中。或者以《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一课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以实验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但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对于电阻的相关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同时还能强化自身的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并能在实验的过程中自主思考,提高学习能力。由此可见,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物理将是一大助力,能确保有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结: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新陈旧的教学理念,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从而自主的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并让学生在动手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强化其自身的动手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创造相对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林青珠.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实验提高课堂效率[J].中学理科园地,2020,16(5):64-65.
[2]李兵.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方法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14):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