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月35期   作者:李福琼
[导读] 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也提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
        李福琼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柏溪街道城北学校   邮编:644000
        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也提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刘多堂提到要激活课堂,引领学生最终实现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愉悦、富于激情和趣味的学习。适当的培养和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促进自主学习数学的动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将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展开相关的分析和讨论。
        一、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现状
        (一)数学课堂参与的兴趣不高
        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数学中公式化、符号化的东西很多,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精心准备了小组讨论的环节,学生只当作是课堂闲聊的契机,而不是真正的参与数学讨论。这影响了教师教学的心情以及已经制定好的教学计划,学生致力于回避问题,忽视了真正的数学课堂。学生没有投入到数学课堂中去,自然无法充分吸收课堂上教师新授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强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是以讲授的方式向学生讲述数学概念、定理乃至数学规律的导师。学生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却忽视了自身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
?(三)教学方式的选择不完全符合学生兴趣
??教学方式的选择是根据所处年级和知识结构的不同呈阶段性改变的。?大部分学生都期望生动的、可参与性强的课堂教学模式。反映出学生们对传统教学模式----讲授法的反感。课堂教学模式是传统的填鸭式,形式单一,不能真正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二、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缺失的成因分析
        (一)恐惧数学
        一部分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厌恶数学,重要原因是恐惧。这种恐惧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对数学这门学科本身的恐惧,二是对因数学而产生的周遭压力的恐惧。首先数学是一门深奥的学科,其中包括对图形的理解以及大量的计算。
        例1: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多位数乘法运算中,如120×34=?
        此题要将34拆成3个十和4个一,从个位到十位依次与120相乘,再将结果相加得到最后得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熟记乘法口诀,同时也要熟练加法运算。而这两种算法相结合的计算,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已经是计算量庞大。课下同学间的成绩攀比,这也是压力的一种。而这些压力,也是造成学生恐惧数学导致失去学习兴趣。
        (二) 教师课堂管理能力不足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前提条件,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关键就是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而部分教师尤其是刚投入教育事业的新教师,管理和把控课堂的能力有所不足,而这样的课堂纪律普遍较差。老师管不住学生,学生在上课时交头接耳声络绎不绝。或者想要营造有趣的课堂,展开了一个课堂小活动,之后又无法将课堂引回正题,反而拖延了课程进度。这不仅会影响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还会影响学生们的课堂效率。
        (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小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自身兴趣的左右,所以注意稳定性不良在小学生中是很普遍的现象。这一现象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听课的时候,同时在课后的作业里也存在着。这些注意力不集中现象主要表现为:上课走神、做小动作、交头接耳,写作业时拖拉、粗心等等。


        三、培养和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对策
        (一)认真备课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而如何备好课应从教材和学生两个方面入手。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充分利用和发挥出教材的作用。教师在备课前应先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数学水平差异,再制定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定教学方案也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样的上课也会是间接地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 创设情景教学
        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上好课才是关键。一节课想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设置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很有必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深入了解该年龄段学生的性格特点,创设既合乎课本知识又合乎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的趣味情境,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例2:在教学西师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教师可以带一些数学教学专用的人民币教具和类似闹钟、水瓶等常见的小物品,用这些道具来设置一个购物商店的趣味情境。在由学生自由扮演商店老板和顾客,自己标价,用教具人民币进行模拟交易。这不仅能让学生们更充分地了解和认识人民币的用途,以及元、角、分之间的转换,同时也将日常生活融入课堂,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在日后的生活中,他们也能熟练的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课堂,享受课堂,从而大幅度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 利用多媒体信息化技术
        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化技术,能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抽象化的数学概念,将离学生生活较远的或者无法带进课堂的隐藏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带入课堂。学生使用平板电脑,接收一些有趣的互动练习,数学小动画,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3: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时,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隐藏在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像校门口的伸拉门、斜放着的梯子等,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在其图片上指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部分,通过将生活物品与数学图形相结合的形式,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图形。这也节约了教师在课堂上画图的时间,将省下的时间交于学生思考和理解,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动手操作实践活动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重,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对他们而言亦是一种乐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安排一些让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吸收所学知识。
        例4: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四边形”一课时,可以让学生用吸管自制一个平行四边形,再通过推拉平行四边形的两个对角,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这一特性。
        (五)游戏教学
        对于小学阶段活泼好动的学生们而言,这毫无疑问是枯燥乏味的。适当的游戏,不仅吸引更多热爱数学的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而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将课堂瞬间活跃起来,使游戏真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课堂教学服务。
        例5:学习“4的乘法口诀”,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用儿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一只青蛙一张嘴,二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先让学生快速唱,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那三只四只呢?你会编儿歌吗?”学生编唱后,教师顺水推舟,又问:“你有什么好办法很快算出青蛙眼睛和腿的只数呢?这样的游戏教学,将知识渗透到游戏中,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这既能培养和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四、总结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地了解学生,建立良好的与学生的交流方式,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中,正确运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