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为本,无痕渗透——浅析如何通过数学教学开展小学生诚信教育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月35期   作者:李朝文
[导读] 时代的发展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有积极的影响:可以帮助小学生辨别是非观念
        李朝文
        固镇县杨庙中心小学  安徽省蚌埠市  233716
        摘要:时代的发展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有积极的影响:可以帮助小学生辨别是非观念,提高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针对性。但同时也有一些消极影响:小学生的诚信意识在自控能力查的情况下随意传播下逐渐弱化,不良网络信息会阻碍小学生的诚信情感、诚信意志的培养,也会影响小学生诚信行为的养成和表现。为了提高小学生诚信教育的效果,小学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诚信发展情况并及时教导,家庭和社会等方面要相互配合。
关键词:诚信为本;无痕渗透;小学数学;诚信教育;开展
前言:
        小学生诚信教育是指学校在对小学生进行品德规范教育时,要使小学生了解诚信的具体内容,如不骗人、不说谎等,提高小学生对诚信的认识,以信守承诺为荣,促进小学生诚信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的稳定表现。诚信是个人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必备优良品质,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面对各种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这意味着小学生的诚信教育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越来越需要学校、教师、家庭以及社会各方共同协调配合,促进小学生诚信教育效果最大化。
一、诚信的概念
        诚信是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崇尚的优秀品质之一,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有重要意义。那到底什么是诚信呢?关于诚信的含义,每个学者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当前学术界关于诚信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把诚信看作个体所具有并稳定表现的一种道德品质。这里的诚信是指人能够对己、对事诚实,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真正做到真诚、坦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讲真话,做真事。
        第二,把诚信看作法律上的一种衡量标准,即在进行民事活动时要恪守信用,要有诚实的心态,可以做到主客观上一致的诚信,而不是进行欺诈、欺骗等活动,是适用于民事关系的一项民法准则。
        第三,把诚信看作市场经济良好运行的一种规则。诚信在经济学领域中主要指企业之间的信誉,是一种无形的特殊资产,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离不开诚信原则。本文所说的诚信仅指第一种看法,即把诚信看作个体所具有的一种品德或品质,指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能够做到诚实守信,实事求是。
二、诚信教育的概念
        什么是诚信教育?首先,可以来看一下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两种理解。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能够对人们的知识、思想、情感、行为等产生有利影响的活动,无论其来自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可以称为教育。狭义的教育则主要专指学校给人们带来的积极影响。同理,诚信教育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也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上进行理解。


        也就是说,广义上的诚信教育是指能够促进人们诚信发展,使其具备诚实守信品德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狭义上的诚信教育则特指学校对促进学生诚信发展,加强诚信教育效果所带来的有利影响,即学校通过不同途径,对学生开展的各种有关诚信教育的活动。学校通过开展这类活动,有计划地、系统地对学生的诚信发展施加一定的影响,以提高学生对诚信的认识,初步陶冶诚信情感,促进学生养成诚信行为习惯。本文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而学校又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因此,本研究中的诚信教育主要指狭义上的诚信教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一切能够促进小学生诚信发展的活动。
三、利用数学教学开展小学生诚信教育的措施
(一)教师利用课堂开展诚信教育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无形中对孩子产生影响。有些父母嘴上教导着孩子要讲诚信,但自己却没有做到,就会使孩子产生疑惑,从而模仿父母的行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的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平时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注意以身作则,讲诚信。家庭和学校共同配合,为小学生树立起诚信榜样,引导小学生诚实守信。小学阶段正是小学生三观形成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说谎这个行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实际上是一种从成年人身上习得的获得利益或者自我保护的的方式,父母和老师作为孩子最直接的学习对象,有义务为孩子树立起一个诚实守信的榜样形象,做到言传身教。
        例1 某果农种植了360棵果树,包含苹果树以及梨树两种品种,已知苹果树的2/3等于梨树的4/9,问苹果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以“1”为单位,学生最终计算得出的答案是:苹果树144棵,梨树216棵。为了验证答案,学生可以采取倒推的方式:已知苹果树144棵,梨树216棵,问苹果树的2/3是梨树的几分之几?
        从实际的案例出发,教师要教授学生农民种植果树,日常培养和除虫都很不容易,可以结合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让学生对答下半句,这样更容易调动小学生的思维认知。然后,在引导学生学习农民伯伯朴实、真诚、热情等形象,这样学生在计算数学题的时候就会并称诚信的心态进行计算,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诚信素养。
(二)学校领导要整体统筹校园诚信教育的建设
        教师及学校方要意识到,现阶段对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影响,完善课堂中诚信教育的各项措施,最大力度地发挥课堂对小学生诚信教育的积极作用,做好健康的校园文化传播。同时,还要发挥已有的传统诚信教育教学资源的积极影响,共同促进小学生诚信教育的良好发展。此外,学校还可以对教师进行专业的诚信教育培训,鼓励教师开展各种有关诚信的教研活动等,以提高教师的诚信教育教学水平。学校还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学生互动平台,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各种诚信事迹和收听广播,使学生有一个可以接受诚信教育的健康的渠道。
结语:
        人无信不立,尤其是在这个与陌生人联系更加紧密的现代社会中,如果缺少了人与人之间交往最基本的诚信,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因此,要从小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进而提高全民的诚信素养。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各界更要为小学生的诚信教育保驾护航,使其能够顺利发展,让诚信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必备优良品质。
参考文献:
[1]魏茂美.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诚信教育[J].华夏教师,2020,(2):64-65.
[2]康雄飞.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渗透诚信教育[J].青年时代,2019,(2):255.
[3]叶国云,毛才宏.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诚信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中外交流,2019,26(29):208-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