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贺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百东小学 (广西 百色533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不断深入,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教学目标。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使越来越多人受到更多地关注,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所开展的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课程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尤为重要的学科之一,逐渐摆脱传统教学理念和陈旧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全新的教学目标,构建小学数学互动课堂,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进行了分析,以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我国教育教学事业不断改革与完善,在新课改的今天,教育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了能使教育教学日渐完善得到有力发展,将教学重点落实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上。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数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实用性较广、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其要求学生具备几大能力,其中包括:逻辑思维能力、灵活运用能力、数学分析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抓住课程改革的契机,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积极贯彻核心素养理念,完善数学教学体系,深入钻研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构建良好舒适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得以良好提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主要意义
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下教育领域中较为流行的话题,其本质上是一种教学理念,一种教学思想。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在于为教学工作者提供新的教学思路、新的教学方法,最终目的是帮助教学活动实现最佳的效果,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在核心素养理念为主导的前提下,教学工作开展对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分析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争议,结合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加以完善和改进,以更加务实的教学作风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一)改进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手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结合着多媒体教学,将传统教学转变为启发式的课程,积极开设与课时相关的问题情境,带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等的方式,形成良好清晰的思路,使他们参与到课堂当中。教师可以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善于带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创设不同的环境和情景,让学生融入到其中去,跟随教师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展开数学的学习,要让他们理解到数学的真谛,让他们从心底里爱上这门学科,从而使得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同时要善于和学生们互动,而不是一直都是教师一个人在那讲,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形成这种新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敢于创新方式方法。
例如,在讲乘法口诀的时候,不能一味的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要让他们自己去演算,推出自己的答案,然后教师再加以引导,从而得出答案,也可以让学生采集一些小木棒,以便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用小木棒来讲解加减之类的问题,这也是参与到课堂中的一种方式,让学生加入到其中,观察演算的整个过程,避免了想象带来的抽象感,使得抽象的数学更加具体化,也更有利于更为深入地了解知识点。
(二)巧用信息技术教学,优化学生的协作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至关重要,对于数学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由于数学知识较为复杂,许多情况下学生不能够凭借自身的能力去克服数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会严重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数学教师就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通过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展开协作学习能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能力上的提高。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到《小数乘整数》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数学教师就可以利用计算机制作上课需要的课件,课件的结构要符合学生的审美标准,以课件作为本节课程的引导索,带领学生探究小数乘整数的相关知识,当学生学习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用投影仪为学生投影一些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题,让同桌之间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对计算题的处理应用。数学教师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有助于后进生快速成长
小学生的起点各不相同,由此拉开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后进生之所以学习成绩比较差,其原因主要包括:基础知识薄弱、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课后作业、练习不认真对待、缺乏自信心和竞争意识等。他们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日常作业或考试中错误率较高,久而久之问题积累越来越多,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排斥和厌倦,最终选择自我放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积极寻找问题的根源,降低对后进生的要求,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循序渐进地辅导,直到他们完全理解为止。只有他们将所学知识完全理解后,在做作业和练习题时才能游刃有余地完成。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采用分组合作,以优带劣的形式来进行学习,在学生之间的相互助力下,能够认真探究数学知识,以后进生中进步最快的学生为榜样,激励其他学生能够快速成长。在教师的不断鼓励下,使学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时给予他们最大的精神支持,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学习数学远比想象中的更容易,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实现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优质教学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数学的抽象和逻辑关系更能深入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不断反思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创新教学方法,全面完善教学内容,从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在利用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和教学时,不断加强学生的个人素养,提高他们的数学知识水平,在促进教师自身教学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让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生活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文科.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知识文库,2021(02):81-82.
[2]刘想平.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的小学数学发展研究[J].学周刊,2021(05):37-38.
[3]陈珍.关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考试周刊,2021(04):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