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减负增效作业设计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月35期   作者:胡宗程
[导读] 为了缓解应试教育对学生所带来的各种压力,许多教师开始积极设计减负增效作业
        胡宗程
        山东省莒县寨里河镇中心小学 276500
        摘要:为了缓解应试教育对学生所带来的各种压力,许多教师开始积极设计减负增效作业,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储备为依据,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手段,灵活布置课后作业。从目前来看,有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仍然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来指导学生,学海战术的使用频率相对偏高,教师无视学生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学生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的能力相对较差,最终导致减负增效无从谈起。对此,本文根据目前新课改的教学现状,深入了解小学数学减负增效作业设计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视角;小学数学;减负增效;作业设计
        引言
        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对数学教学改革和学生的数学学习都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巩固也离不开数学作业。为了确保学生构建完善的逻辑思维框架和知识体系,教师需要在不断改进和调整的过程之中始终坚持增负减效的教学思路,积极优化作业设计,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及发展。其中作业的合理性设计对学生的成长及数学教学改革都有非常关键的影响。
        一、小学数学减负增效作业设计现状
        小学数学减负增效作业设计对教师的要求相对偏高,有的小学数学教师没有意识到作业设计的新要求和新标准,忽略了各种作业形式的分析及研究。很少有教师能够结合个性化作业、生活化作业、思维化作业和趣味性作业设计的实施要求,调整教学思路及方向。难以真正的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改进要求,整体的作业设计质量和效率不够理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成长也受到了阻碍其影响。这一点导致课堂教学问题频出,出现了许多的教学与矛盾,学生仍然面临着较重的学习负担和压力。
        二、新课程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减负增效作业设计策略
        (一)个性化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意识到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一点是新课标提出的全新要求。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背景性格和成长环境存在明显的区分,为了确保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并全面提升作业教育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其中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备受诟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如果作业的难度一致,那么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很难独立自主的完成学习任务,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则无法得到有效的拓展和提升。因此,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以个性化的作业设计为切入点,真正体现作业设计的开放性和针对性。不同作业中所包含的问题较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作答。这一点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确保最终的学习质量和效果。另外,学者也曾提出,个性化作业设计是增幅减效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二)生活化作业设计
        小学生的学习经验不足,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大部分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学习数学这门学科时,有的小学生感觉压力较大。数学的抽象性较为显著,学生会面临许多的挑战及压力,因此个人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备受影响。

教师需要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加强对学生的方向指导和技巧点拨,其中生活内容的有效融入取得的效果比较显著。作业设计较为复杂,教师需要将生活内容引入作业设计之中。以体现数学作业的合理性和实效性为目标,真正实现学生生活实际与生活作业之间的紧密配合。全面调动学生的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确保学生都能够自主自觉的完成数学作业,深化个人对作业习题的理解。另外,生活化模式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确保学生在日常实际之中高效解决不同的问题,意识到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果教学时间比较充裕,教师还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鼓励学生站在数学的角度利用数学思维自主分析和解决各种生活问题。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全面理解和灵活应用,个人的问题解决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条件和学习兴趣,找准生活化作业设计的切入点和具体方向。确保自身的作业设计内容形式能够符合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兴趣,尽量避免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能动性。
        (三)思维化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主要以启蒙教育为核心,很多学生在进入小学之后才开始接触数学知识,因此数学教师的恰当引导尤为关键。新课标明确的强调,数学教师需要以知识传递为基础,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概念的理解及认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采取循序渐进和由浅入深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计算时,作业设计环节较为复杂,思维化作业的设计不容忽略,这一作业形式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运算思维水平。与其他的作业形式相比,思维化作业的难度相对偏高,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规律来活跃学生的思维,保障学生实现胜利的过渡。除此之外,教师需要积极的简化数学问题,鼓励学生灵活利用不同的数学知识,树立良好的数学学习意识,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四)趣味性作业设计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在数学学习时会受到年龄和心理特点的束缚及影响。单一机械的数学作业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需要以趣味性为原则,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确保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趣味作业的内容及形式较为复杂,其中开放性是最为显著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融入更多的探究性作业元素,采取游戏作业的形式来体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比如在讲解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时,教师需要在此之前深入全面的了解不同的数学知识,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方法的灵活组合来实现数学知识的有效重组。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全面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不同作业设计形式的分析以及组合最为关键,教师需要在与学生沟通以及实践调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全程的参与不同的学习环节,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认知。让学生主动跟上教师的节奏,配合教师完成学习任务。
        结语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始终坚持增幅减少的教学追求和教学原则,灵活设计教育教学策略和方式,通过对作业设计结构内容及模式的有效调整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钟先云.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8):45-47.
        [2]郭超.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减负增效[J].文理导航,2020,000(009):P.36-36,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