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月35期   作者:侯永晓
[导读] 高中数学是现代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初中小学数学来说,高中数学难度更高
        侯永晓
        浙江温州乐清市虹桥中学 325608
        摘要:高中数学是现代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初中小学数学来说,高中数学难度更高,有其复杂性和独特性,对学生来说理解那些复杂的概念和公式符号是有一定困难的。而问题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自我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并发现解决问题。本文对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问题教学法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教学应用
前言: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运用问题,教学法需要有目的地创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是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由教师揭示参考答案。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掌握知识点并以问题为桥梁促使教师和学生沟通,学生和学生进行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在锻炼学生思考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内容。
一、什么是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已经有了一段很长的历史,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新课改的实施,问题教学法逐渐得到重视,它是与传统教学手段有着很大不同的新式教学方法。它能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效率,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发现启发学生思考,学生自主根据,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解决,由此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快地吸收知识,并学会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去发现并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以问题为中心,使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思考习惯,再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当中,学生能不断地优化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且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认知。
二、如何应用问题教学法
        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问题教学法分别运用在预习学习和巩固三个阶段内都有不错的效果。在预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对书本进行学习过程当中发现这些问题在书中的答案,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当堂课堂所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学生想要知道问题的答案,却又没有对应解决问题的知识就需要从课本当中找到答案,这就促使学生必须主动进行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反函数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首先提问什么是反函数,并给出几个函数样例让学生选出当中的反函数有哪几个?当学生掌握了反函数的基本定义之后,教师可以再提问,如何求出一个函数的反函数?在学生自主寻找答案的过程当中,可以提高学生对反函数和原函数内在联系的理解,并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基本的反函数问题。
        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之后,如何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并且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当中,从复杂的知识体系当中合理选择这些知识点则需要老师进一步创设更有挑战性的问题。由此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钻研兴趣,和对数学知识的不断追求。

例如,在数列,学习过程当中,学生已经对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可提问例如下列各组元素a,-3,-1,1,b,5,7,9,能否构成数列,如何用当中元素构造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等等。让学生去运用刚刚学习的知识并解决问题。并反复练习如,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2n+3,求{an}的通项公式等问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内容记忆。
        在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记忆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对问题进行总结,让学生自行对知识内容进行归纳,并探索其中的规律和问题,拓展学生对基本内容的掌握之后,更深层次的探讨。由此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在自我探寻过程当中,发现数学的乐趣。例如,在对数列行程掌握后,可以对数列进行分类,按数列项数有线和无线分,可以分为无穷数列和有穷数列。按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大小佛关系分可以分为单调数列和常数列,摆动数列。没问题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总体的把控和认知。最后在教师通过举出几个实例。让学生进行判断,这样的方法和探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且提高课堂质量。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需要一下全部将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可以留下一部分内容,让学生组发现问题并利用书本和之以学知识进行探索,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只是起辅导性的作用,学生才是问题,教学中的主导者,学生自我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帮助学生数学运用能力有效提高的重要手段。
三、问题教学法有哪些优势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实践运用上有不错的实践效果,分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预习阶段,采用问题教学法,用简单基础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书本在书本上找到答案,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阅读书本的过程当中,不再是漫无目的的翻看,而是有目的的寻找本课堂老师提出的重要知识点。那就养成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预习习惯。在学习阶段可以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由于教师只提出主要问题,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的主导者已经从教师的单调灌输到学生的主动发现,是在这个过程中,是指导者和点拨者在学生出现困难时,帮助学生解决,而学生才是在这个过程中主动去寻找答案的人,由此就给了学生更广泛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根据自我学习情况,探索不同的问题,也避免了存在教师忽略差生或者不能满足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对更深层次知识探索的欲望的情况。在巩固阶段,教师通过提出更有难度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一个复杂问题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抽丝剥茧,得出正确的解题步骤,有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提高自信和得到收获感,激发学生对数学长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主观能动性。
总结: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表明,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预习学习巩固三个阶段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科学合理的运用问题教学法能够帮教师更好地完成高中数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牟国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探究[J].成才之路,2020,(18):74-75.
[2]卞伶雅."问题引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教学通讯,2020,(12):56-57.
[3]黄家常.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研究[J].中外交流,2020,27(5):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