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存在问题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月35期   作者:何利军
[导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何利军
        甘肃省灵台县第一中学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已迫在眉睫,但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深蒂固严重阻碍了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进行。本文将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以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存在问题
        引言:在当今社会,教育模式的改革正处于发展热潮,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已然全面实施。教师开始逐步改变教学方式,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进行教学,但在改变的过程中仍存在些许问题,具体的教学细节还没有得到完善。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促使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进行。
        一、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1、高校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存在许久,其存在期间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无数人才,许多高效数学教师认为没有必要进行课程教学的改革,对改革的认识不够充分。尤其是部分老牌数学教师从教多年并未出现什么差错,教导出的学生考试成绩也较为优异,因此认为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完全是多此一举,从心里不愿做出改变。此外,考试成绩是家长衡量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尺度,高考是学生高中学习的最终检测手段,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改革的同时仍会从应试教育的观点来考虑课程改革,继续围绕着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进行教学,无法从根本上重视起学生兴趣的培养。
        2、部分学生无法适应新型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应试教育让学生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单纯听从教师的重点讲解,导致许多学生考试成绩虽然不错,但自主学习能力却相对薄弱。新型数学教学模式既需要数学教师的指导讲解,也需要学生自身的探索与交流。不考虑实际情况的盲目改革,往往只会产生负面效果。如:教师直接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发表讨论的结果,许多学生往往会不知所措,更加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只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循序渐进的改革,才能真正达到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目的。
        3、学生自身压力较大
        高考是对学生高中学习的一个最终检测,考试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数学作为高考所占分数比重较高的一门学课,许多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理论分数的重视程度极高,相比于兴趣课堂,许多学生可能更倾向于教师进行几套模拟真题的讲解,在这种环境下,数学新课程教学的改革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改革所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与措施
        1、完善师资培训机制
        教师是新课程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师资培训机制,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

学校除了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还可以通过开展学术交流等活动来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让教师更多的应用现代技术来进行教学,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2、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转换教学角色
        数学新课程教学的改革要求学生改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应让学生多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以往的单方面授课,逐步将数学课堂的主动权转交给学生,将以学生为本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上,让数学课堂成为每名学生的舞台。以往的传统数学教学仅仅只是把数学知识教授给学生,学生一味的接受知识,很难领会到其中的奥妙。自主学习以及课堂讨论可以有效促使学生对于疑问的提出,随着问题的增多,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疑问来进行详细讲解,这既解决了学生的困惑,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将兴趣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许多学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偏科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学生对科目的感兴趣程度不同。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首先就要让学生自身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再尽自己所能来指导学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在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真正的融入进课堂。如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空间几何体的学习中,教师应让学生观察实际几何体,通过让学生自主绘出三视图等,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相比于传统的机械记忆,这显然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空间思维的形成。
        4、实现阶段性教学
        不同学生的数学水平不同,自主学习能力也存在着差异,教师应尽可能顾及到每名学生,根据学生的总体水平来进行教学进度的推进。相比于询问教师许多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向同学请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来进行小组分组,在课堂上留出时间让小组成员自行讨论,被讲解者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讲解者也加深了自身对于知识的印象,出现讨论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再由教师进行讲解,这样在节省时间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让每名学生都有所收获。
        结束语:现如今,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还处于发展时期,在改革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些许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索。只有牢记以学生为本,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改良教学方案,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毕业生。
        参考文献:
        [1]燕芬.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存在问题的思考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2):12-13.
        [2]王玉梅.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存在问题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7):81.
        [3]石玉台.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存在问题的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8(11):39.
        [4]陈文庆.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的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8(08):43.
        [5]苏志成.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存在问题的思考[J].名师在线,2018(03):9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