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绍团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敷文中学 530401
摘要:初中物理是一门实验性的学习,因此教师开展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应当需要对于物理实验的重要性进行强调,让他们能够意识到:只有通过亲手操作物理实验才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才能够帮助自己更为深刻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与此同时,教师在开展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觉地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本文围绕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对策展开论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验能力;培养
前言:
物理实验作为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他们能够解决地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科学严谨的态度,从而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让学生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这对于他们开展之后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一、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兴趣
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并不是靠一朝一夕的努力,而是需要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中予以注意,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试图探索物理的本质。然而学生自主探索的动力是他们对于物理实验的兴趣,只有他们对于物理实验产生了兴趣,他们才能够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才能够在物理的学习中渐渐培养自己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物理学习带来的乐趣,能够注重对于自己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积极主动地探索事物的本质,从而激发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
二、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实验
教师在选择实验的过程中,应当通过充分地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同学生进行较为充分的交流,对于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兴趣爱好进行了解,再通过剖析教材内容,选择难度系数不高、趣味性强的实验供学生开展。这便能让学生不仅能够收获一定的知识,还能够让学生激发自己对于物理实验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过难的实验并不利于学生开展,他们会在实验的过程中由于能力的欠缺而无法很好地完成实验,这样他们的物理实验兴趣便会有所下降;过简单的实验也不利于学生开展,因为他们并不能够通过简答的实验培养自己的物理素养,而且也并不能够学到较多的知识。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对于实验进行探索,在一次次的实验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有关“浮力”的实验,这是因为水是学生经常接触到的事物,同时他们也能够在生活中接触水,感受水的作用,他们在开展实验之前已经对于实验的结果有了一个较为模糊的印象。所以,教师可以选择有关“浮力”的实验,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操作,结合相关课本内容进行探究。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会觉得复杂,也不会觉得过于简单,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三、培养学生自主使用仪器的能力
想要科学地开展物理实验,仪器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只有正确地使用物理仪器,学生才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这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此同时,教师需要教授学生使用仪器的规则,让学生能够在了解使用物理仪器原则的基础上有效开展物理仪器的使用。这对于学生高效开展物理实验,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有一定的帮助。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
初中物理对于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学生需要在实验的过程中注重对于自己的观察能力的培养,让自己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敏锐的观察能力发现实验的细节,进而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素养有一定的帮助。实验的过程是需要学生通过多次的操作才能够逐渐明白其中的要领的。因此教师可以多鼓励学生开展物理实验项目,让学生能够通过反复的操作掌握操作的要领,进而能够掌握实验的原理和结论。
与此同时,学生在做物理实验的过程中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耐心,不仅需要耐心地观察,还需要在观察的时候记录注意事项和细节,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例如在进行“凸透镜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用热水软化圆形塑料膜,再倒入一些水,形成凸透镜。学生需要在教师做实验的过程中进行较为仔细的观察,通过记录加深自己对于凸透镜的影响,同时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
五、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开放性实验
如果教师在选择实验的过程中仅仅采用课本中出现的实验,由于课本上都有关于这些实验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因此这将不利于他们有效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而且,课堂的时间有限,教师也不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较多的实验内容。因此,教师可以考虑采用开放式实验,将生活中学生常见的现象以实验的方式进行呈现,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索寻找问题的答案。他们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常常会使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或者构建物理模型,这将有助于他们复习已学的知识,让他们能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
通过开放性的实验,学生也能够以更为生活化的角度看待物理问题,能够拓展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能够检验物理知识的实用性,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有一定的帮助。例如在学习“振动产生声音”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介绍生活中常见的通过振动进行发声的事物,让学生通过接触这些实物发声的原理来检验“振动产生声音”的原理。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将手放在自己的喉咙上,通过发声感受振动。通过学生常见的事物开展开放性实验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
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于物理实验思想的渗透,让学生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够养成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让他们在实验的过程中不仅能收获知识,还能够培养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能够把握学习的主导权,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李严云.例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J].中学物理(初中版),2020,38(3):28-30.
[2]冯俊华.浅谈培养初中学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0):132.
[3]江河标.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J].文存阅刊,2020,(41):1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