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华
重庆市开州区德阳初级中学 405400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乐于挑战困难、积极探索、钻研数学知识。为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使用不同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初中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提高
前言:
兴趣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所以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重视学生的感受,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去思考数学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开创有新意的教学模式,并鼓励学生到讲台上公开演示解题的过程和方法,使数学课堂的气氛更活跃。同时,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时,要与实际例子巧妙结合起来,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并鼓励和引导学生克服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体验到收获成功的快乐。
一、在课堂导入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数学是初中学科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但数学知识本身比较枯燥、无味,学生的积极性也会随之减弱。所以,数学教师需要转变以往单调的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中导入多媒体技术,并把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技术巧妙融合,使数学知识生动、有趣。进而使学生通过丰富的图画、生动的图象和逼真的声音,充分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数学知识,并产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比如,数学教师在对《平移》这部分数学内容授课时,便可以在课堂准备好一些颜色艳丽的水果图片,并且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图片上勾画出横向坐标和纵向坐标;以及人坐在火车上,观察窗外景象的动态图片。正式开始授课后,教师先用多媒体展示火车上动态图片,然后再引入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同学们,在这组动态图片里,你们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学生便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教师的提问:“景象一直在动,火车里的人没有动。”然后教师再说:“回答正确,这种现象就叫做‘平移’。”以此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开始“平移”理论知识的讲授。当教师在黑板上把坐标和单位的相关知识讲授完成之后,再通过多媒体播放课前准备好的水果图片,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并对学生的所学的知识加以检验和巩固。
数学教师通过在课堂上恰当导入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模式,不仅使数学知识不再枯燥,而且也提高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兴致不断提高,也更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二、鼓励学生在讲台演示运算活跃课堂气氛
在授课中,数学教师鼓励学生到讲台上公开演示运算过程,可以很快活跃课堂的气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所以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巧妙应用这种方法。这需要教师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数学题,来鼓励学生到讲台上运算,并在完成运算后,让学生对其进行讲解,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进而使学生更专注学习数学知识。
比如,在对《因式分解》的数学知识进行授课时,数学教师若采用以往单一讲授的教学模式授课,容易使学生情绪低落。
所以,数学教师可以先对因式分解的概念进行讲授,然后教师再结合习题来向学生渗透这部分知识。接下来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到讲台上再次演示刚刚所教授的习题:“a3b-ab”进行因式分解。当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站在讲台上进行分解演示时,教师需要在一旁关注学生的表现,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再引导学生如何去解决,最终使学生得到正确答案:“ab(a+1)(a-1)”。进而使学生通过努力克服困难,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在讲台上演示运算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还可以使学生和教师教学步骤同步,使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同时,教师要将鼓励学生不断克服困难,使更多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不断提高学习意愿。
三、将数学知识与实例有效结合增加课堂趣味
由于数学知识较抽象和枯燥,所以数学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并运用到生活中,使学生在运用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乐趣。
比如,在对《函数》的数学知识进行教学时,数学教师在对函数的基本定义讲授后,就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首先,教师先为学生创建一个生活情境:“一辆汽车以50千米/小时的速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然后再以此为学生设计一个问题情境:“试用含t的公式表示s,路程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应该怎样列函数公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联想到汽车行驶的情境,就会轻松回答出教师的提问:“S=50t”随后,教师在以此公式在黑板上列出一个汽车分别行驶不同小时的表格,让学生分别计算出这几个不同时间内汽车分别行驶了多少千米。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加清晰,非常容易计算出:汽车一小时行驶50千米,两小时行驶100千米,三小时行驶150千米。然后,教师再函数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就可以使学生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感受到学习数学乐趣的同时,也极大降低了数学知识的难度,并使数学知识不再抽象和枯燥。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和内容是可以用函数来表现出来的呢?”促使学生去思考生活中的实例,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他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主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添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教师通过在数学课堂上,引入教学情境,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有效结合在一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思路更开阔,而且也可以有效带动学生的兴致,使教师所教授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而有趣,而且还可以大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动力。
总结: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开创有新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数学知识的生动和乐趣,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并且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效结合在一起,使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体验到更多的乐趣。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将所学的数学运用到生活中,进而帮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数学知识,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参考文献:
[1]王玲娟.基于生活化视角下初中数学趣味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0,(14):32.
[2]黄媛媛.初中数学趣味性课堂的构建路径探索[J].文渊(高中版),2020,(7):429.
[3]黄敦有.探究初中数学趣味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策略[J].课堂内外·教师版(中等教育),2020,(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