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月35期   作者:鲜洁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快速发展,新课改的进程也越发深入
        鲜洁
        西宁市城西区桃李小学  810001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快速发展,新课改的进程也越发深入。作为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也面对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趣味性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放松身心,自然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的效率大有裨益。为此,本文围绕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
前言:
        信息技术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相比于之前的小学低年级,现在的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更为丰富。因而,传统式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够对小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的兴趣能够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因而教师应当积极思考对策,采用趣味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一、将课堂内容与游戏形式进行结合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较为贪玩,他们很难专注于一件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事情。教师可以合理地应用这个年纪学生的心理认知,将游戏形式巧妙地融入到课堂中来,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当游戏形式巧妙地融入到教学中,学生不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而是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与快乐为伴。这种巧妙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能够更为主动地开展学习。
        例如在进行《100以内的加法》时,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借助游戏形式学习相关内容。在游戏中,教师扮演售货员,所有的孩子扮演顾客,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然后对这些物品的价格进行累加,将最后得出的结果告诉“售货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到100以内的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知道100以内的加法的重要性,他们便会更为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如若没有学生的参与,只有教师进行平铺直叙的讲述,学生只能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并不能进一步深入了解知识的内涵。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能够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感。在这样趣味性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同时学生也能够从学习中获得愉悦感,进而一改以往对于数学的认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二、增强语言的趣味性
        小学教师应当具备风趣幽默的语言能力,在课堂中能够实现教学的趣味性。正如苏霍姆斯基所言:如果想让知识变成灵活的学问,语言就应当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让自己的语言尽量风趣幽默,能够对学生的情绪进行调动,让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尝试从小学生喜爱的动物、卡通人物或是玩具等词语入手,将数学教学融入其中,这样有利于教师组织学生感兴趣的语言,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同时学生也会无意识地对教师的语言进行一定的模仿,从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这对于他们的人际交流能力大有裨益。


三、通过融洽的师生关系活跃趣味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的表达方式、教师在表达过程中包含的情感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丰富的肢体表达和有趣的语言表达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加以引导,让学生能够自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教师还可以积极地采用赏识教育,当学生在课堂上有较为突出的表现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言表达或者奖励小奖品的形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让学生能够带着更为轻松和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授课时能够以更为亲切的姿态进行交流,学生自然能够掌握扎实的知识。教师在上课时通过微笑或者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够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之中。教师在于学生进行交流时,可以用自己的真情实感进行互动,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照顾,这样学生才能够更为投入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四、改变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需求
        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传统方式和传统理念,教师平铺直叙地开展教学,学生被迫进行学习,就无法达到较好的学习成果。因此,教师应当对于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让自己的教学方式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大多是进行口头讲述,主要表现在各方面的讲解。显然,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能让学生能够有效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课堂的效果也并不理想。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对教学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基于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需求有足够充分的了解的前提下,采用适合开展教学的趣味方式对于课堂教学形式进行改革,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更为广泛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让学生不局限于教材涉及的内容,能够全方位拓宽自己的认知,进而让自己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同时,教师应当在课堂外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细心观察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采用合适的方式将素材与课堂内容进行巧妙的结合,巧妙地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更为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例如在进行《认识时间》的相关学习中,学生需要对钟面有一定的认识,能够从钟面上读取时间信息,并能正确地书写时间的表达。同时学生能够对时间单位进行换算,例如一小时等与六十分钟。教师可以准备一个时钟,将它带到课堂,让学生能够在接触实物的过程中学习有关时间的相关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时间能力得到提升,他们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收获成功的喜悦,这对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极大的好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能够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
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教师应当在设计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注重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积极探索多种趣味性教学的方式。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一定的好处,同时也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当重视趣味性教学的方式拓展,基于对学生年龄性格的了解,采用更为有趣且灵活的方式构建课堂,让学生能够放松身心,更为自然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参考文献:
[1]夏佳朋.谈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才智,2020,(14):28.
[2]李玉林.开展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南北桥,2020,(8):185.
[3]张娟.关于趣味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情感读本,2020,(1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