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胜
重庆市开州区丰乐中学 405400
摘要: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人类长期地生存发展,它也终将为人类的实际生活提供方便和快捷。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提升数学教学课堂的教学实效,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的视角和思维习惯,引导学生将课本数学知识积极迁移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升。本文是笔者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所做出的探究与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
前言: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初中数学知识极具抽象性、概念性、逻辑性和关联性等特点,它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和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有着极高的要求。初中阶段,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学习成效低、学习成绩差、学习思维不灵活的现象。因此,教师应当在深入钻研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的同时,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与互动,掌握学生的学习难度和学习漏洞,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充分融合,加深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认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加深学生理解
数学知识来源于人类在长期生存发展过程中,对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进行的根源探究和规律总结,是与人类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且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师应当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和明确其中的关联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情景的创设,拉近学生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中数学现象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紧密联系和熟知程度。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沟通与互动,了解学生在现阶段对数学知识和数学现象的理解、认知、兴趣、爱好等综合性特征,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简明扼要的数学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成效和数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整式的加减》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确本章教学内容源自人类在长期解决复杂、大量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时,为了加快运算速度,更加方便、快捷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大量数学问题,而对其进行了钻研、探究、总结与归纳,并在实际数学问题地解析当中,发现了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整式的加减运算等相关规律。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本章教学内容地详细讲解和运算过程的逐步呈现,令学生深刻感受认识任何一件事物都是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科学辩证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自制的教学PPT,为学生演示青藏铁路西宁至拉萨这一段的沿途风光和地图上的地点标识,并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在我国青藏铁路线上,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冻土地段,列车在冻土地段上的行驶速度是1000千米/小时,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200千米/小时,如果根据以上已知条件,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时,2小时能驶出多少千米?4小时能驶出多少千米?”通过这种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问答互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相关数学知识的印象,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敏感睿智的数学思维与思维习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概念和相关的运用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类比有理数的运算规律,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并同类项法则的具体过程,不仅可以为学生未来的数学知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的学习能力和条理清晰的数学思路,以及解决实际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真实能力。
二、创设生活化数学习题,巩固数学知识
学习数学知识并不是为了单纯的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而是为了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通过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去迁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当中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解决学生的生活疑虑和困扰,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爱,以及参与数学习题训练的积极性。这样不仅可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手脑结合的综合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一定的数学实践机会和环境,令学生拥有丰富的数学实践经验。生活化数学习题训练不仅符合学生实际生活发展的需要,还更具实用性,更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共鸣,帮助学生明晰数学相关知识的实用性、科学性和重要性,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和对数学知识的渴望。
例如,在教学完人教版初中数学《整式的加减》这部分教学内容后,教师可以通过强化有关生活化数学习题训练,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演示相关的数学习题,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数学课堂的教学时间,还可以为学生数学习题训练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机会,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练习题目为:在我国青藏铁路线上,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列车,通过冻土地段比通过非冻土地段多用0.5小时,如果通过冻土地段需要U小时,则这段铁路的全长可以怎样表示?冻土地段与非东土地段相差多少千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进行自主思考,然后通过学习合作小组的形式共同探讨和交流。接着教师再引导大家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规律总结与归纳。教师:“同学们,所有的数量关系,我们都可以用字母表示,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将这样的式子进行加减运算,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整式的加减,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运算速度和运算质量,还可以令复杂的数学问题和数学现象变得简单明了、令我们的思路清晰,更有利于我们寻找正确的答案。”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的数学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和思维习惯。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将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还可以提升学生数学课堂动手动脑的学习能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和眼光去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难题,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思维意识和思维习惯,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琴. 沟通生活,唤醒回忆——对初中数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思考[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008):P.38-38.
[2]刘兴宇.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创设之我见[J]. 女报:家庭素质教育, 2020(2):0040-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