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月35期   作者:孙影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领域对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孙影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滨海中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领域对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更加强调高中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能够充分展现出学生的精神品格和综合能力以及物理思维的提升,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不仅要针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对应的品质与能力,还应从各学科角度切入,让学生全方位的能力与素养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从而达到现代社会所需求的人才标准。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在新课标理念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持续深入下,物理学科作为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更要求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使他们具备从物理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提升其学以致用的能力,逐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夯实基础。基于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教法,始终致力于站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以新方法、新理念助力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以期更好地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一、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物理观念和应用
        说到物理观念和应用,一定要以物理学的层面考虑,进行有效思考和探究,对各个物质的运动现象、出现的情况、能量的产生要有一定的基本思想意识。这样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学习物理课程中的知识点,包括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在进行深入总结和归纳,提取中知识的精华,除了要牢记物理理论知识外,还要对物理知识的灵活运用熟练掌握,借助所学知识能够及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科学思维和创新
        物理学科具有抽象性、逻辑性、探究性,通过学习物理知识有助于学生善于思考和分析,从物理知识的视角来分析事物,无论对物质的本质属性还是与其他物质间的物理规律和联系都要有所掌握。在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思考的模式一定要是事实依据,有理有据才是基础,进行物质分析的深入推理,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质疑和批判性思维,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很好的提升。
        (三)科学探究和交流
        在新课标理念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持续深入下,物理学科作为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更要求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使他们具备从物理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提升其学以致用的能力,逐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夯实基础。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教学模式不断改进创新,创设真实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思想意识,具备科学探究的综合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大胆提出关于物理知识的一系列问题,在课堂上大胆猜想和尝试,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打开思维空间和时间,给予思维无限释放。在共同交流和探讨中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通过交流互动加深所学知识的记忆,熟能生巧、举一反三牢记物理知识。
        (四)科学态度和责任
        要想学好物理知识,就要以科学的视角来看待问题,通过对本质性内容的研究、观察、推理,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拥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责任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责任心,尤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积极主动思考,保持乐观的学习心态去面对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化解问题。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一)情境再现,提高学生物理思维
        构建情境是教师教学常用的手段,而物理作为一门科学,学生的科学思维就成为了解决物理问题、设计物理实验、分析物理现象的重要能力,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与思维层次,才能让学生具备基本的分析、推理以及质疑能力,才能通过合理的建模、论证、实验等方式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就需要在构建情境时,凸显出科学的内涵,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并将这种方式运用与学习和生活之中。
        例如,在学习《曲线运动》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为学生构建了体育课程中国投掷实心球的情境,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析,如果以大小相同的力推动实心球,那么怎么样可以使得实心球的投掷距离最远呢?这一问题既与体育相关,又属于物理科学范围,同时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关,这就使得学生需要依靠多方面的依据和参考展开分析,从而给出相对科学的猜测。而学生们进行分析后提出,45°角抛射可以使其距离最远,进而根据学生提出的猜测,教师利用模拟软件设计了相应的实验活动。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而学生也推动了教学进程的发展,达到了互相促进的目的。
        (二)实践感受,注重实际体验感,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体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其能从根本上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的门槛,使其获得最直观的体验。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思想,且有权力体验学习过程。教育工作者只有为学生创设亲身体验的机会才能拉近学生与学科之间的距离。根据体验活动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实验、探究型体验活动。
        第一种体验活动主要以学生自主或者以小组进行实验为主。例如,在电磁波相关教学中,部分同学不理解该概念,这种情况下教师可转化教学思路,开设生活化实验课堂,让学生站在电视机或者收音机前用手机通话,观察有什么异样?在电磁屏蔽概念讲解过程中,教师可准备一个金属盒子、两部手机,将其中一部放入盒子中,用另一部手机给该手机打电话,看看能不能听到铃声?在超重与失重相关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准备体重秤,让学生站直测量体重,并记录体重,然后下蹲、站起,分别记录相应的体重,进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第二种体验活动主要以探究为主,其能够帮助学生深度剖析物理知识,使学生从被动者变成知识的探究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体验类活动以学生自己实践为主,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力的合成相关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探究同一个方向的两个力的合力怎么计算?如果两个力方向相反,怎么计算合力?教师让学生通过实践归纳力的合成的相关知识,也可让学生画出相应的图,鼓励学生分析不同情况下合力的特征,总结计算合力的方法,同时还要让学生总结科学研究的思路,如问题的引出、猜想、实践等,逐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结语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深化,会有更多的教学方法应用到物理教学中,希望更多的教师和专家共同致力于开发出更符合学情的物理教学新模式,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彰显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葛清春.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研究[J].高考,2021(06):99-100.
        [2]童新民.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21(05):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