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月35期   作者:全林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对于学生教育方面也越来越重视,同时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的显露出来
        全林
        贵州省兴仁市新龙场镇冬瓜林小学 (贵州 兴仁 5623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对于学生教育方面也越来越重视,同时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的显露出来。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使得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效果和质量难以达到要求。因此,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师,应当将新课程教学理念融入到数学教学课堂,创新教学方式和模式,帮助每个农村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关键字:新课改;小学数学;问题策略
        引言
        数学实用性较强,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内容是学生生活当中能够接触到的内容。但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抽象化的内容难以很好的消化,生活经验不足。这种问题同样也存在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当中,学生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因此,教师应当结合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以此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部分农村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采用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化,只是照本宣科的讲解,教师在讲解结束之后,没有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便让学生实际练习。固定化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并不强烈,教师怎么讲,学生就一步一步的进行计算。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难以体现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同样也难以促进学生主动去探究和思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数学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
        不同的学生接触的环境不同,能力也不同,在进行学习时,所能接受的知识程度也不相同。有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一点就通,有的学生需要教师反复的讲解才能掌握。学生存在不同的学习情况,教师也要积极的寻求解决的方式,尽量的减少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但在目前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的是统一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是因为教师的精力不足,难以同时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缺乏分层教学的意识。基于这两方面原因,导致目前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三)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性
        部分农村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仍是以自身作为课堂上的主体,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掌握主动权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进度。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模式下的数学课堂缺乏趣味性,在数学课堂中存在着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容易被其他的事物吸引目光的现象。这样的数学课堂没有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部分学生也可能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
        二、新课改下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对策
        (一)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部分农村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采用的教学方式单一,难以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数学课堂当中。小学生容易对单一的教学产生厌烦感。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课堂应该是积极活泼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可以以学生发展特点和感兴趣的事物为出发点,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多元化的数学课堂环境,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数学课堂当中,消除学生潜在的抵触心理。


        例如,教师在讲解《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开展实践探究课,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到解题方式,并增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乐趣。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取出一张不用的纸,随意的裁剪成多边形。在学生完成之后,教师提出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计算出所裁剪的多边形的面积。学生在接受到任务的时候,没有很好的思路,教师可以走下讲台,适当的帮助学生运用以往学习的多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学生在受到教师的启发之后,纷纷通过裁剪和拼接的方式组成了各种不同的形状,通过测量求出了多边形的面积。通过实践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采用分层教学方式,减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讲解有关“乘法”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分层的教学方式,关于乘法的运算,运算法则等内容需要全班学生掌握,让学生背诵乘法口诀。比如5×8,3×6等基础的运算;对于基础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练习简单的填空运算。比如:2×()=10,3×()=9等。使得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思维,为之后学习的除法打好基础。同时针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可以通过激励的方式,让学困生通过背诵乘法口诀,计算一些较为简单的内容。通过分层式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而提升自身的能力。
        (三)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增强数学课堂趣味性
        小组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是增强数学趣味性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小组合作当中,学生可以和其他学生一起探究学习内容,在与学生沟通的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知识的碰撞,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在数学课堂上,并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形的面积”有关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合理的划分成小组,让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设计出一道以求解三角形面积的应用题,并先计算出正确的额答案。接下来,通过抽签的方式,抽到其他小组设计的应用题进行计算,最先计算出来的小组获得胜利。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考察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通过竞赛的方式,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同时在学生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也能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真正有效的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中“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包括沟通能力、逻辑思维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等。设为农村的数学教师,应当意识到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改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以生为本”的农村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秦淼.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16.
        [2]刘怀新.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37.
        [3]韩胜华.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C]. 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八).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福建省商贸协会,2020:103-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