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泽建
贵州省兴仁市新龙场镇冬瓜林小学 (贵州 兴仁 562300)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的教育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在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正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本文对农村小学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做了相关研究,希望为农村数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学习能力;农村小学;小学数学
引言:数学作为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一门学科之一,学好数学对培养学生解决抽象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因此,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要针对农村小学学生自身的情况,结合数学教材以及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找到最受农村小学生欢迎的数学教学模式,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挖掘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往往存在较多的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内容,这些教材内容受到了小学生的普遍欢迎。数学教师利用好教材中的内容,对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兴趣有很大帮助。而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情感兴趣,才会认真投入的去做成某件事。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对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引起一定的重视,数学教师深度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内容,结合小学生兴趣点,为教学方案的设计找到相关依据,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圆》的相关知识时,数学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之前,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网上收集关于圆的文化背景知识点。小学生普遍对历史文化知识比较感兴趣,对数学中的历史人物也较为崇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将收集到的有关圆的资料给学生进行分享,并向学生介绍祖冲之的相关背景故事。通过和圆周率的相关背景介绍,学生对圆的相关知识点有了初步的认知,之后学习圆周率的相关数学知识会更加感兴趣。学生对圆周率相关的数学题也会有想要探究的欲望,从而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二、掌握学习方法,开发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问题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思路以及解题方法,小学生若是能够掌握数学的多种解决方法,对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在小学阶段,每一位小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各不相同,个性化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理论知识时处于懵懂的状态,理解较慢。并且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存在难以下手的现象,没有解题思路。这种情况很大原因是学生还没有具备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没有掌握数学解题方法。如果学生掌握了相关解题技巧,学会解题思路,并且能熟练的运用到数学问题中的时候,才会形成数学学习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采用提问方式,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数学问题。
例如: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章节的内容时,由于部分学生对乘法的知识点没有掌握好,所以在计算的时候出现困难,学生对数学也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数学在上课前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给予耐心的鼓励,找准学生的问题,给学生讲解相关知识。
在此基础上,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那三位数乘三位数怎么计算呢?”接着教师在黑板上写出“100×25,123×30,138×15,99×125,999×18”等例子,让学生小组讨论计算,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讨论的状态,适当提醒学生将25看做20+5,将99看做100-1的方式计算。小组成员之间的不同的解题思路对学生深刻理解数学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很快学会了多种计算方法。接着,数学教师让学生做教材中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题,从简单到复杂,数学教师给学生教给学生复杂的应用题可以用找关键词,画图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发散思维,主动解决复杂问题。
三、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数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用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农村小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积极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前,研究教材中的内容,找到教材中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关联点。在课堂上结合生活提出相关数学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数学理论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时,数学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的方式给学生讲解分数的知识点。教师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糖果、饼干、小橘子,苹果等,组织学生进行分一分的活动,让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对平均分的知识点有深刻理解。接着数学教师向学生提问:“如果将苹果分成两份或者四份,那么这个两份中的一份,四份中的一份怎么用数字表示呢?”通过提问将学生引入“分数”的课题,让学生能够初步理解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的含义。由于整个过程是由学生亲自动手完成的,又与生活相关,学生对分数产生了浓厚兴趣。同时,数学教师在课程结束后,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和分数相关的例子,不仅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四、培养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农村小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点,提高综合成绩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都要注重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课后预习以及认真听课,对学习有认真的态度。同时自主学习能力强,探索问题答案能够坚持不懈,并能和小组成员共同探讨数学知识。
例如: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年龄较小,还不具备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针对性的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必须做课前预习,并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在第二天课堂上,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堂中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班级规则,并且在课后布置巩固作业时,教师和学生家长做好沟通,让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同时,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多采用提问以及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培养学生与小组成员共同探讨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农村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数学教材中的内容,挖掘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历史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同时,数学教师通过给学生教授数学方法、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性格方面,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任慧琼.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01):85-86.
[2]余克创.构建农村小学中低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新课程,2020(38):35.
[3]张云.浅析深度教学理念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7):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