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川
成都市田家炳中学 四川省成都市 610061
摘要:数学是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不仅包含了抽象的计算、知识的理解运用,还蕴含着数学逻辑与思维。教师对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挖掘教材,不仅传授课本中的知识,让学生学会做题与应用,还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渗透培养,让学生学会以数学思维进行思考,形成基本的数学素养,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以逻辑思维解决,为其将来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前言:
高中是学生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学生以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对数学核心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教师应当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基于核心素养进行教学,为学生全面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以人教A版教材为基础,针对高中数学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广大教师提供帮助。
一、备课:把握课堂教学目的
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数学知识尤其复杂且多考察综合运用。如果教师采用碎片化教学,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就容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混乱,也不容易构建起知识体系,不利于数学的整体学习。在备课阶段,教师要对教材每一章节内容进行分析和挖掘,有针对性地对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学习。目前教材的每一册内容相对集中,例如必修二专门针对空间几何、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必修四集中于三角函数。每一册书的每一单元彼此相对独立又存在联系,由浅入深,难度逐渐提升。教师需要把握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提前设置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不同教学目标的设定可以使得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渗透和培养。
二、授课:渗透核心素养培养
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也是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在随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教学环节、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各方面素养进行培养。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举例,在教学中渗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积极展开小组合作学习
笔者认为,小组合作是最能够迅速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环节。首先,在小组的讨论过程中,学生既需要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清晰明了地展示自己的观点,也需要学会倾听,听取其他组员的意见,由此,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进行锻炼;同时,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学生进行分工,分别作为领导者、组织者、记录者、参与者等不同角色,彼此协调,提升人际交往、沟通交流能力,找到自己更擅长的方面。小组讨论还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跃思维,积极探索所学知识,产生思维的碰撞。比起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学生彼此讨论、取长补短,更能够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度思考,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与讨论能够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二)引导学生逆向思维,简化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换一个角度思考,转换看待问题的方式。
数学是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在长期的解题过程中,形成了正向思维的模式,看到题目问什么就直接求解什么,不进行多样的思考和转弯。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和高中数学综合性强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逆向思考,提升核心素养。
例如在解集合的题目:“有三个方程,至少有一个方程没有实数根,求参数t的取值范围”,学生们通常会根据已知条件“至少有一个方程没有实数根”进行情况分析,把一个、两个、三个方程没有实数根的情况列出来,再进行求解。教师应付引导学生从反面思考,已知条件的反面情况是“三个方程都具有实数根”。如果由这种情况入手进行参数t的求值,再反过来就能够得到题目要求的t的范围。稍微转换思考的角度,解题的过程就能够变得非常简单,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创设情景和问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逆向思维,这样学生在日后遇到问题时能够把难题进行转化、多角度思考解决方式,从而提升综合素质。
(三)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高中数学最主要由几何和代数两部分组成,而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几何与代数之间的桥梁。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图形学习代数、利用代数学习几何。在相对抽象的代数知识部分,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把数学符号和数字信息转化为图像,从而得到更加直观的信息;在涉及图形、图表等相关部分时,将已知条件转化为等式关系,便于后续运算。例如,已知s=(3t-2)/(),求s的最小值。教师可以将代数计算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通过画图得到答案。教师要随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学生在其他科目学习中也能够有所运用,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
三、课后:注重巩固与运用
在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等形式巩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考虑到高中学生学业压力较大,一味地发卷子写题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厌倦的心理,教师可以适当创新,以新形式作业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例如,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一直是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这两种概型分别设置一些题目,让学生把自己作为出题者,转换思考角度, 对两种概型的考察核心有所探究。在后续课堂中,学生可以彼此交换题目完成作答,再进行交流与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提升了完成作业的兴趣,又能够悉心挖掘两种概型的异同点,在出题时有所运用,从而更加巩固相关知识。学生能够在思维的转换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提升自主思考的能力,也能够运用相同的方法至其他部分的学习中,更加全面地提升了数学核心素养。
总结: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对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教师应当把握高中数学的特点以及高中学生的性格特征,结合上述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中有的放矢、合理运用,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优化,打造有效课堂,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提升数学能力的同时提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马秀萍.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科技风,2020,(7):52.
[2]严发银.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路径探究及实践应用分析[J].学周刊,2020,1(1):30.
[3]魏彦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学周刊,2020,8(8):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