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香妹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 312080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直接参与者,也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对于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班主任需要积极的探究更有效的方法来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本文结合中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的现状,对中职班主任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学生管理;有效途径
前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当前我国的中职院校越来越多,更多的人愿意通过学习一门技术,在社会中获得更好的发展,中职的学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中职学生的管理工作。对于中职学生的管理工作来说,加强班级的管理工作,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人品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生存的技能。在这其中,班主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引导作用。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管理工作,积极的找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才能针对问题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从而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一、当前中职班主任学生的管理工作现状
(一)人数多,管理困难大
相比于传统的高中来说,中职招收学生的门槛很低,很多学生可以直接去中职学校进行学习,而且由于近几年重视高技术的工人,所以很多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能让自己在社会生存的饭碗。这就使得中职学生在近几年招收了大量的学生。在同时也造成了班主任在管理的时候存在吃力的现象。导致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地实施。
(二)学生素质不同,难以统一管理
中职的学生很多是由于考不上高中,所以进入中职学校进行学习。这就造成学生的素养和品行都参差不齐,而且由于在此阶段的学生都处在青春期,很多学生出现逆反心理,造成班主任在对这些人进行管理的时候,会有较大的阻力,导致管理工作难以推进。
(三)家长难以配合,实施管理难度大
中职学生的年龄一般属于15-18岁,已经属于半个成年人,所以在行为上,一般有自己的主见,并且很多家长认为学生在学校只需要学校进行管理就行了,导致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学以后就没有管过学生,更不用说和学校之间及时的联系。家长和班主任缺少沟通,这样班主任就无法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到这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出现很多的困难。
二、中职班主任做好学生管理的策略
对于中职学生的管理来说,班主任要针对学生设置合理的管理目标,并设计合理的步骤,科学的对学生进行管理,而且管理方法要多种多样,不能只拘泥于一种方法,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做好对学生的管理工作。
(一)班主任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素质
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人物,是学生的楷模和权威人物,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中,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班主任既是教师,也是学生成长中的领路人。所以,为了更好地管理班级,班主任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和修养,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认同感,这样班主任的话才具有信服力,学生才能更好地配合教师的工作,让班级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二)建立学生和班主任的良好关系
任何关系都需要维护,班主任和学生也是一样,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时候,要注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班主任就可以更好地对学生实施管理。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维护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1、首先在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难点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于学生,对学生不能只是责罚,需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让学生意识到老师其实是非常地和蔼可亲的。
2、在课余的时间,教师要及时地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根据学生的想法制定合适的管理策略,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管理。
3、对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的成绩有差异而对学生存在偏见。不能因为一部分的学生成绩好就表现出得更加喜欢,导致其他学生出现心理偏见。所以教师要通过日常的品行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对学生开展管理工作,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
(三)增加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联系
家庭是学生的重要教育场所,家长也是学生的重要领路人,所以班主任要重视和家长及时的联系,从而共同的管理学生。而且班主任有了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也能够更好地管理学生。班主任可以通过家长,及时地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结合在学校的情况,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管理,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快乐地成长和学习。
总结:
综上所述,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班主任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这样才能给学生做好表率作用;其次教师要和班主任建立好良好的关系;最后教师要及时地和家长进行联系,对学生进行共同管理,通过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让学生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庞大斌. 中职班主任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分析[J]. 中华少年, 2019(17):199-199.
[2]罗秀美. 中职班主任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策略解读[J]. 新纪实·学校体音美, 2019, 000(011):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