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月35期   作者:单公秋
[导读] 现阶段初中生思想较为开放,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强大的好奇心
        单公秋
        山东莒县第六中学  276500
        摘要:现阶段初中生思想较为开放,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强大的好奇心,但又自制力相对较差,很容易出现叛逆的思想与行为。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应当肩负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学习风气,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责任。本文是笔者关于初中班主任如何提升班级管理水平所作出的探究和阐述,以期为广大初中班主任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提升
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有效推进,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应当在学生的人格塑造、价值观形成、班级学习风气、课堂秩序,以及学生的德育发展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了解和综合评估,并针对其不同特点为学生精心设计符合他们班级的管理目标和任务。班主任还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为学生做好榜样,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项难题,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形成和发展。
一、平等沟通,及时关注
        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不难发现,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很多班主任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各学生的课堂纪律表现,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内心成长,以及他们思维、语言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找到学生成绩下滑、课堂表现差的原因所在。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应当引起极大重视,并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经常与学生进行平等地交流与沟通,将良好的师生关系转变为良好的伙伴关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倾诉和表达出他们的个人观点和想法,以及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疑虑和困扰,帮助学生找到成绩下滑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以及科学有效地教学辅导,帮助学生战胜各种困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能力和习惯,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班级管理活动中,某同学在本学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表现出现下滑,与周边的学生人际关系较为紧张,常常一个人独来独往,呈现出表情冷淡、性格孤僻的状态,班主任就应当主动与该同学进行聊天与攀谈,了解学生出现此类现象的真正原因,同时班主任还可以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了解该学生在这一时间段发生了怎样的事件?寻找导致学生出现此类情况的真实原因,从而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他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帮助学生重新回归班集体这一大家庭,能尽快与其他同学再度活络起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让整个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争取做到绝不落下、永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的优秀班级,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尊重和重视,令大家在和谐、充满关爱的学习环境中进行良性地、可持续性地发展,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做好学生的榜样,全面渗透道德教育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应当在日常的班级管理活动中,为学生做好优秀的道德榜样,不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还要以自己端正的道德行为影响和管理学生。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对自己信服,还可以更有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施,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道德意识,规范他们的道德行为。初中阶段的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相对较差,他们无法持之以恒地对一件事进行专注,因此很容易在教学活动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的状况。针对以上现象,班主任应当帮助学生正视他们目前身心发展的普遍现象和规律,帮助他们明确这种现象是这一时期的正常现象,给予他们最大地尊重和理解,并从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帮助学生寻求科学有效地方法克服困难,帮助学生平稳度过初中阶段,逐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引导学生回归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例如,班主任可以在日常班级管理活动中,引导学生对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评价制度和骨干人员,进行民主、公平、公开的投票和集体选举。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还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和构建符合他们自己的班级文化和班级风气,进而为学生营造出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管理积极性。班主任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班级管理工作,并在每周班会中,分别阐述、分析和汇总出本周在班级纪律、班级制度、道德行为等方面所存在的漏洞,以及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还可以从细枝末节中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可以有效调动起整个班集体学生对班级文化的维护和尊重,还可以实现全面优质地班级管理,提升每位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班级使命感,有效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令每一位学生都能具备班级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学生在整个班集体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令整个班级充满轻松、愉快、和谐、团结的氛围。
        再例如,班主任还可以引导学生以自由撰稿的方式,对班集体的板报墙进行个性化设计,同学们可以自由推荐具有绘画特长的学生进行板报墙的绘画,也可以以周为单位,自由更换板报墙上的内容,有效调动起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优良道德品质,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三、组织各项活动,增加班级凝聚力
        在日常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应当经常为学生组办各类集体活动,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性,令每位学生都可以发挥其特长,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体现出他们的个人价值。
        例如,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细致观察,将身边的社会事件、热点新闻,以及班级中发生的趣闻、趣事等通过学习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编排,并以小品、讲故事、投稿等方式,在班会活动中为大家进行表演、分享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能力和灵敏的社会嗅觉,还可以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正、反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意识的提升和道德行为的引导,促进学生良好的身心发展。班主任还可以为学生组办各类运动比赛,通过篮球、足球、田径等竞技类运动来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帮助学生在竞技比赛中,获得胜利的喜悦与成功地满足感,不仅可以有效发挥各学生之间的特长,提升学生的自尊水平,还可以帮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充分感知和发掘自身的短板与漏洞,进而进行迅速弥补,达到整体学生的全面提升,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喜好和兴趣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合作意识,磨炼学生的意志,增加班集体的凝聚力,让班级管理成为全体学生共同维护、自觉遵守,而不是以往的强制约束和严加管控,进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和成长。
        在笔者多年的班级管理实践中发现,通过以上方式不仅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加积极主动,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也更加地广泛,学生们能从心底里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充分理解和支持,并能主动地帮助班主任分担班级管理工作,很多班级管理的理念和目标已经逐步渗透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们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自信、自尊与自立,同学之间充满了友好和关爱,更主动担当起了整个班级的守护者,令整个班级更加融洽,师生关系也更加地友好。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创新和尝试。无论怎样,班主任都应当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以及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健全人格,以及综合素养的全面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之进.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魅力中国,2020,(18):83.
[2]范素素.浅谈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8):5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