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月35期   作者:庄跃江
[导读] 物理始终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科学品质的重要基础,在整个素质化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
        庄跃江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第五中学 362803
        摘要:物理始终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科学品质的重要基础,在整个素质化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正因为如此,本文也将以物理课堂的设计为切入点,立足于高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从德育教育的角度入手,分析德育教育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必要性,并探讨实践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主题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德育教育;高中物理;重要价值;渗透方法
引言:
        在素质化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深度结合的大背景下,当下市场竞争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经济利益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人才自身的素养,在这其中,德育品质是衡量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标杆,所以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高中生正处于行为和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也需要在这一阶段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懂得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对此,教师也应当把握好物理课堂的特性,推动德育教育与物理教学的深度结合。
        一、分析德育教育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渗透的必要性
        首先,德育教育的渗透复合,高中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需求。当下,无论是从报纸,电视抑或是网络渠道中,未成年人犯罪的消息已然迅速扩散,而这一现象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除了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之外,也与学校教学存在密切的联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家长和学校都过于强调学生文化课成绩的提升,重视学生才智的成长,而忽略了德育品质的进步,这也就让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遇到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和问题。对此,推动德育教育在课堂上的渗透,能够让教师充分挖掘出学科的优势,感染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的行为,帮助学生养成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德育教育的渗透符合新课标的基本需求。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德育主要涉及到学生政治素养,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等多个方面的发展。而从中学德育大纲中也可以看出,学校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脚步,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深入跟进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德育在整个课程建设中所占有的地位,塑造更加现代化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培育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再加上,物理知识的学习本身就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德育的渗透也能够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把握物理概念,分析客观现象中蕴含的规律,锻炼学生的社会技能。再加上,从物理的新课改中也可以看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具备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要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用科学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态度。以上这些都足以说明,推动德育教育物理课堂的结合,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
        二、分析德育教育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应用的方法和措施
        (一)发挥榜样的辐射和引导作用
        就物理的研究来讲,无论是研究成果还是突破性的成就,都需要通过无数次的假设和实验,需要科学家逐步印证自己的理论,在周而复始中求得真谛,而这一探索和开拓的过程,也充分体现了科学家持之以恒的精神。

对此,教师也需要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家的事迹,让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感染和引导。例如,在学习与电磁学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介绍法拉第的故事,这位英国物理学家历经数年,通过无数次的实验才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在学习力学的时候,教师也可以为学生介绍,意大利物理学家对相对性原理的探索。与此同时,哥白尼在研究天体运动的时候,也经过长途跋涉才总结出了日心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也通过展开双缝干涉实验,印证了光学的相关理论。以上这些,都能够让学生明确,物理成就的来之不易,让他们树立更加坚定的学习信念。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介绍我国的物理发展成就,激发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例如,赵州桥就是力学原理利用的产物,而神舟飞船的发射也体现了我国在天体力学方面的进展,教师在讲解完毕之后,要引导学生对我国未来的科技发展进行展望,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1]。
        (二)筛选物理信息和知识
        物理本身就是研究自然现象的重要科学,所以也主张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贯穿于物理研究的全过程,同时,物理假设的论证和问题的解决,也都体现出了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性。对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物理本身的科学性特点,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例如,教师可以从学生身边的物理现象入手,为学生解释正反两方面的物理原理,让学生懂得辩证的分析所看到的事物,要从多个角度审查问题,不能走极端。在学习与惯性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明确,跳远时的助跑,篮球投篮时的起跳,都离不开惯性的作用,如果生活离开了惯性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惯性也有可能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威胁,赛车在急速转弯的时候会滑出赛道,汽车在刹车以后也不能立即停止。在学习摩擦力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告诫学生,虽然摩擦力可以让运动的东西停止,防止车轮打滑,但是摩擦力也会让机械设备受到损害,让设备出现老化的现象[2]。(三)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
        物理知识本身就是对生活现象的概括和总结,所以教师应当让学生懂得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尊重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具体来讲,教师应当让学生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在实验中做到严谨认真,了解实验的原理和程序。这里所说的实验,包括验证性实验和探索型实验两种类型,验证性实验主要针对的是课本上的原理,探索性实验主要针对的是新知识的分析。就验证性实验来讲,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把握实验的背景,以及实验依靠的物理知识,要还原实验的现象,学生也需要在这一过程中精准的计算出数据,感受到实验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就探索性实验来讲,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德育教育在高中物理课堂上的渗透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应有之策,也是完善学生人格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榜样作用的发挥,问题的辩证分析,实事求是态度的养成这三个角度,论述了德育教育渗透的方法和措施,充分结合了高中物理课堂的具体内容,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在未来,教师也需要坚持且行且思的原则。
        参考文献:
        [1]黄珊梅. 浅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新一代:理论版, 2020, 000(007):P.82-82.
        [2]何华. 高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J]. 高考, 2019(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