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洪煜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辽宁省 沈阳市 110000
摘要: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教学课程之一,大学体育健康教育不仅关乎着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关乎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价值观的形成等,为此,将生命教育融入大学体育健康教育当中显得尤为必要,而目前在生命教育融入大学体育健康教育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继续解决,为此需要大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将生命教育理念合理的融入大学体育健康教育等课程当中,在教学当中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实现师生的顺利沟通,共同成长,为此,本文探讨生命教育对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的影响非常具有教育价值。
关键词:生命教育;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
引言
在进行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时如何有效的把握改革的质量,合理的控制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的进程等是在大学体育健康教育当中合理融入生命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在分析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当中合理融入生命教育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指出在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做好生命教育在大学体育健康教育当中的合理融入。
一.在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当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1.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要求
在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当中融入生命教育,能够充分的挖掘教育的内动力,而生命教育能够发觉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潜能,而教育需要以人为本,为此生命教育和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作为大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已经趋于成熟,作为独立的个体,对于大学生实施大学体育健康教学,不仅能够锻炼大学生健康的体魄,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够对于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体育锻炼当中培养大学生团结互助,顽强拼搏等优秀的品质,为此,在大学体育健康教育当中实施生命教育拥有不可估量的教育作用和价值,为此,在大学体育健康教育当中融入生命教育具有积极的影响[1]。
2.是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的要求
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彰显体育教学的特有魅力,它是一种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自发性的教育变化行为。教育改革代表着不断的解决教育自身内在动力和教育自身内在尺度之间矛盾的过程。而在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的过程当中合理的融入生命教育理念,则可以更好的做好寻找教育自身内在动力和教育自身内在尺度等的工作。在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当中融入生命教育,充分的体现了大学体育健康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教师,学生和学校作为独立的个体,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以新课标的要求锻炼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使得大学体育教师有更多教学内容的选择空间。在大学体育健康教育当中融入生命健康教育,有利于教师和学生进行创新性体育教学,使得教师在体育教学当中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让教师能够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学生在体育教学当中的实际需求,按照学生的不同体育水平开展不同层次的体育教学。大学体育教学的本质也是对于教师和学生生命潜力的一种发掘。在大学体育教学当中,不管对大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传播或者体育技能的指导与培养都表现为以被教育对象为主体,体现的是对教育内在动力的一种关注。为此,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也是生命教育的改革,在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当中融入生命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二.目前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存在的不足之处
1.深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在升学的压力下,我国的体育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艰难前行,大学体育教学深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颇深,虽然我国已经实施了素质教育,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需要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但是学生和教师在升学的压力下,依然对于体育教学采取忽视的态度,将体育教学作为学习与生活的调剂搭配。为此,应试教育理念限制了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目前很多的大学生身体素质不理想,甚至出现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下降的情况。应试教育给予大学生带来的教学理念是需要不断的学习基础文化课知识,考取学分。为此很多大学生都放弃了体育教学,限制了大学生的生命发展,造成了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当中的教育主体对于体育教学改革嗤之以鼻的情况出现[2]。
2.误解大学体育新课标的要求,在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当中急功近利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在教学当中注重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已经被教师和学生普遍重视,为此大学体育教学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第一教学目标已经受到大学体育教师和大学生的普遍重视。与其他基础课程相比,大学体育课程不仅仅需要是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体育技能,同时在体育教学当中,还需要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引发大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但是也存在着过犹不及的现象,由于过于急功近利,在大学体育教学当中存在着矫枉过正的行为,例如,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只是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虽然能够最大可能的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没有选择与体育教学内容相搭配的体育器材,过于注重体育教学形式,而忽视了体育教学效果的强化,为此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没有将教学理念进行灵活的使用,没有教导和引导大学生积极的投入到体育教学课堂设计环节当中,没有及时了解大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和要求。为此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形式过于形式化,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不具有可持续性教育价值。教师对于新课标要求的错误解读,导致了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方向的错误,使得体育教学改革场面热闹非凡,学生热情膨胀的参加,但是却没有达到体育教学的复合规定和密度。虽然很多体育教师在大学体育教学环节当中增加了游戏环节,体育教师认为游戏环节可以引发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体育教学当中,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给予大学体育教师赋予了教学发挥空间,但是大学健康体育教学改革却没有达到新课标标准的要求。如果大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当中,没有认真的探索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那么就更加谈不上对于大学体育健康教育的有效改革,甚至对于生命教育的有效改革。形式化的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致使大学体育课程成为了大学生娱乐的搭配,不能够顺利完成大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不能够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3]。
3.大学体育教师错误的教育观和价值观,致使了教学定位的不统一
在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的过程当中,始终要秉承“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大学体育教学需要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为教学的目标。虽然从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出发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教学目标,但是与新课标的要求同样未能在大学体育健康教学改革当中没有得到具体的落实。但是两者依然具有相通性,同样都是关注于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质量,为此两者都可以作为现如今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当中进行师生定位的重要依据。在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以大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关注学生生命潜力的发掘,生命质量的提高之外,还需要将大学体育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也纳入到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工作当中。
大学体育教学需要体育教师拥有过硬的身体素质,而大学体育教师随着年龄的老化,那么其在体育教学当中的价值也会降低,主要是因为随着体育教师年龄的增大,体育教师的身体素质状况在下降,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当中,给予大学生进行体育技能动作示范的范围在缩小,示范能力在降低,为此,如何维护大学体育教学的传承性和文化的创新,那么就需要青年体育教师来辅助完成,同时也需要中老年体育教师给予青年体育教师传授教学经验。为此,从提高体育教师身体素质角度,做好将健康理念和诉求融入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工作当中,这极大可能的能够突破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和对于大学体育教师的错误定位观,在极大程度上节省了因体育教师人员流动而造成的体育教师工资成本的增加等问题。
三.生命教育融入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当中的方法
1.以体育教学的双主体来创建共生生态环境
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方式,理念和方法在走向成熟的过程当中,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的方向需要围绕“健康”为主题,大学体育教师作为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的引导者,有效的引导大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自主探究,并且引导大学生和教师共同探讨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完成体育教学改革,大学体育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完善体育专业的知识体系,掌握体育专业的体育技能,进行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大学生需要拥有体育的自主学习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但是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能够独立完成大学体育健康教育,师生都需要在生命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在大学体育的教学环境和生态化运作模式的影响下,做好师生的顺利交流和有效互动,师生共同成长,使得师生在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的影响下,共同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大学体育教师和大学生想要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那么就需要与教学过程同步完成,以体育教学的双主体来创建共生生态环境,能够让师生的角色在划分和提取的过程当中能够更为被明细化。在进行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当中,将生命教育融入其中,那么大学体育教师也是一份职业,同时,大学体育教师也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大学体育教师与大学生在体育教学当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从而使得大学体育教学具有动态化的教学特点,在进行大学体育教学时按照人生的不同阶段对教育者进行再教育,让大学体育教师和大学生在教学当中能够相互给予,相互滋润对方的生命,共同得到身体素质的提高,共同塑造正确的人生价值观[4]。
2.在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当中秉承“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发挥大学体育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当中秉承“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时,需要大学体育教师和大学生能够意识到此理念的重要性,让师生能够意识到此理念能够突破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正视大学体育教学的教学价值。在体育教学当中,师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大学生尊重每一位体育教师,信任每一位体育教师,给予每一位大学体育教师提供公平的职业发展机会和公平竞争的环境,建设完善的大学体育器材,给予体育教师进行及时的和具有针对性的体育培训等,给予大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当中充分的教学发挥空间,激发体育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师职业角度出发,大学体育教师相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作为相对完善的主体而存在的,在大学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时,需要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来开展实践教学,在塑造大学生的良好品质和培养大学生的身心素质方面具有辅助功能,这也是大学需要进行大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依据。也是大学体育教师和大学生在体育教学当中相互给予,相互进步的前提。也是大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当中,提高体育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在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当中融入生命教育理念,那么就需要大学体育教师能够在教学当中拥有团队精神,进行大学体育教学资源的合理融合与整合,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教育价值,在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当中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时,想要做好生命教育与其合理的融合,那么就需要学校重视以及提升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地位,重视大学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做好体育教师的人才储备工作,重视培训大学体育教师的基础理论文化课知识和体育技能,同时需要注重体育技能和体育理论知识的相融合,避免造成体育教学分解的状况出现。而大学体育教师则需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在完成体育教师岗位职责的基础上注意教师团队工作的相互配合以及相互支持,在“健康第一”教育指导思想下,注重体育精神的传承,给予大学生做好表率作用,指导和引领大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正确的行为观[5]。
3.在本土文化的影响下挖掘体育教学条件,实现师生积极的互动教学
学校在进行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当中,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体育教学情况,以师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水平状况,以及学校的体育教学条件为改革的基础。同时,由于每个学校隶属于不同的区域,为此每个学校的体育文化也是会受到本土文化的影响,为此每个学校在体育教学改革当中,在融入生命教育理念时,需要以学校为基础单位,以本土文化为前提,进行体育教学资源的融合,整合以及创新。在实际的体育教学实践当中,需要体育教师以及大学生能够拥有体育主动学习的精神和体育创新的勇气,能够做到体育教师与学生相互教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每个学生都会利用互联网来搜索自己想知道的知识或者信息,为此学生掌握的体育知识或者信息未必会比体育教师少,因此在体育教学当中,大学体育教师要有效的引导学生成为体育教学当中的“小老师”,让学生发挥自身所掌握的体育教学资源的教学价值,通过分享活动来提高整个班级学生的体育知识储备量。处在贫困地区或者偏远地区的学校如果缺乏体育教学条件或者体育教学资金等问题,那么体育教师也不能因此推卸体育教师责任,不然就违背了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为此需要体育教师根据学校的体育教学资源,按照体育项目的规则和特点,整合学校的现有体育教学资源,进修类似体育项目或者动作形式的设计。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项目的设计时要引导大学生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学设计环节当中。毕竟,大学生作为大学体育教学的主体,可以给予体育教学内容带来思想和形式上的创新,使得大学体育教师能够更加了解大学生在体育教学当中的实际需求和要求,这也是大学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当中尊重学生的生命体属性的表现,从而提高大学体育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体育健康教育当中融入生命教育,对于体育教学具有非常正面的作用与价值,为此需要大学体育教师在大学体育健康教育改革当中以学生为教学实践的主体,转变教学理念,合理的吸收本土文化,尊重体育教学当中的双主体地位,建立共生生态环境,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顺利的完成师生的互动交流,做好大学体育健康教育的改革工作。
参考文献
[1]展利民.大学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12):164+172.
[2]袁媛.论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04):128.
[3]李会超,申顺发,郭学英.高校体育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动干预研究——兼论《新编高校体育与健康教程》[J].染整技术,2018,40(10):110-111.
[4]李亚文.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5]刘慧.生命之美:生命教育的至臻境界[J].教育研究,2017,38(09):23-27.
[6]蒋少容. 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研究[D].上海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