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制度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月35期   作者:胡洁
[导读] 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
        胡洁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中学 434020
        摘要: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政治课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在教师开展整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以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为起点,通过引导性教学作为辅助等方面,展开对新高考制度下政治教学方法的论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高考制度;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方法
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新课改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开展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还要培养自己的情怀。而在高中这一时期,他们既要面对沉重的学习压力,又要面对高考带来的心理压力。对于他们来说凭借自己的能力顺利完成高中思想政治的学习是较为困难的一件事情,因此教师应当积极思考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为学生助力。
一、教师应当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中政治课程编写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从注重知识逻辑转向为注重生活逻辑,而我们深入学习政治思想课程,就能够较为明显地发现它的课程内容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这对于学生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有所帮助。同时,教材也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高中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综合能力进行发展。因此,教材已经为教师的教学任务提供了方向:将理论和实际进行有机的结合。深究课文,我们能够发现材料讨论是政治课教学时将理论与现实联系起来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在教学时,学生能够通过认真分析材料了解相关的事实,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同时教师在课堂讲解某一知识点时,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所给出的案例,教师应当对于近期社会上的相关案例进行留意,将这些素材作为“教材”,积极地引导学生思考,发散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讨论,同时让学生能够意识到生活处处有政治。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开展思想政治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联系实际、感受生活。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将学习的主导权交出,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开展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能够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否定教师讲课的重要性。教师需要在学生自学遇到困难的时候予以帮助,协助学生高效学习。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已经得到普遍认同。教师能够应用丰富的学习经验与突出的知识优势对于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而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与教学过程的能动参与者,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尺度,以引导性教学为主,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当教师把学习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学生会具有更为明确学习目的与学习动机,他们在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思维的活跃程度会更高,因此能够更为积极地回答教师的问题。

他们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新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能够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学生能够没有顾虑地成长,为学生创造适宜的思考环境与条件,开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活动。
三、培养学生情感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新高考的背景之下,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应当掌握的知识,也要着力于培养他们的三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传授他们学习方法,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以及道德素养。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让社会能够更为快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实际为出发点,既要注重培养学生情感,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能力。教材上面的许多有关社会上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各种现象的内容,教师可以对此进行有效分析,让学生能够更为了解社会,扩大自己的认知。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适当地组织实践调查与实地访问,让学生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对社会问题与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可以促使他们更深的投入到真实社会中去,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大有裨益,同时也能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四、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方式
        根据新高考的要求,政治学科的能力可概括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思维体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新高考还指出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三观,这对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为国家输送更为优质的人才。同时,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该注重灵活性与创造性,密切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程,实时地充实和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并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自己的教学方式,同时也要认真思考学生的学习方式,思考以怎样形式开展教学才能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最大程度上进行贴合,让学生能够更为享受教师授课的过程,能够发自内心地接受教师的授课方式,同时能够对于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调整,让教学质量能够有更大程度的提升,这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在教导《时代的主题》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思考学生在学习本单元时会采用怎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考虑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或者会思考哪些问题。教师应当对于这些问题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接着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渗透这些内容,让学生接受起来更为容易。
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们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能够对于课本内容有更为深入的研究,对于社会现象有更为深入的思考思考,同时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注重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这对于他们应对新高考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同时,这也能为社会输送更为优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武志伟.基于新高考的思想政治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J].青春岁月,2019,(2):286.
[2]曾源华.基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分析[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9,(5):270,288.
[3]施佳友.基于新高考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考与探索[J].考试周刊,2018,(8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