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与改进措施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月35期   作者:陈建萍
[导读]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学生在学习音乐的时候能够陶冶自己的情操
        陈建萍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中心小学 邮编 312050
        摘要: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学生在学习音乐的时候能够陶冶自己的情操,让自己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表达音乐、创造音乐。小学音乐课堂作为开展音乐教学的主要场所,是教师开展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场地,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此同时,教师应当思考音乐教学模式,推动特色课程的进程,让学生能够更加高效的开展学习。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改进
前言:
        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时候,应当综合考虑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生的喜好。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科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音乐同生活进行巧妙的结合。与此同时,学生还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学习,让自己的学习方式更为高效,这对于构建学校艺术特色课程有着重要的帮助。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一)行动同观念没有高度统一
        在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被提出之后,教育工作者也渐渐意识到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行动同观念并没有高度的统一。音乐教师能够理解核心素养的内容,但是并没通过积极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不利于音乐学科的发展。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大部分人仍让将音乐当作“副科”,因此音乐教学的开展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学校也并没有对于相关的内容进行落实。因此,核心素养的精神并没有很好地渗透到音乐教学中去。
(二)教师的业务能力并没有达到要求
        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音乐教学对于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各项业务能力上对自己严格要求。而在现阶段,教师虽有参加各类专业培训,但是理论与实践总有差距,或许是因为惰性,因此业务能力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而教学观念在不断地更新,对于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的能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这样,先进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教师也并没有对于自己有准确的定位,这对于教学的开展产生了消极的作用,既不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也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二、小学音乐课堂的改进措施
(一)教师应当对于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革新
        在核心素养培养的指导思想之下,教师应当对于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革新,通过采用多样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身心发展,这是教师应当注意的事情。与此同时,只有教师能够对于核心素养的概念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不断的创新,音乐课堂的开展才会更加顺利。以下是教师应当具备的教学观念。
1、教学的开展应当循序渐进
        教师在开展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应当注重对于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能力进行开发,让他们能够拥有音乐思维。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并不能靠短时间的努力,因此,教师应当保持一定的耐心,通过合理安排教学任务让学生能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培养自己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为深入的研究,这样才能够对于学生的成长有更为充分的指导。


2、在实践中尊重个体差异
        由于每个人的能力存在差异,因此每个人在开展音乐学习的过程中的进度往往是有所不同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基于对学生能力的了解,对于他们提出不同的目标,让他们能够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与此同时,教师应当注意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成长,这也符合学生的成长发育规律。
3、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教师在开展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把握学习的进程,通过亲身演唱等形式感受音乐的魅力,在体验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自己的音乐思维进行培养,这有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4、拓宽学科思维
        综合性是音乐学习的特点之一,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应当对于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刻解剖,让学生能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将相关内容同其他学科进行联系,让自己能够拥有更好的音乐学习体验。这对于学生领略音乐的美好和文化魅力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应当对于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
        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应当对于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在行动上对于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行落实。与此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很多的教学方式都能够被应用到音乐课堂中来,以下是几种较为突出的教学方式。
1、应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
        音乐教学环境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多媒体设备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在形象的音乐学习中感受音乐的魅力,这对于学生拥有更好的认知体验有重要的帮助。
        例如在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相关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北京天安门升旗的视频,让学生能够通过视觉和听觉直观地感受庄严和肃穆,这对于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内涵有所帮助,也能够帮助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体会歌曲的情感,让自己的音乐表达更为形象和具体。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教学的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意义。学生可以通过演唱的形式牢记音乐学科的知识点;通过聆听的形式感受不同特点音乐的魅力,感受不同类型的音乐带来的不同的享受。这些都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让学生能够高效的学习。
总结:
        总而言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观察学生的参与热情,然后积极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调动自己的感官,激发自己的兴趣。如此,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让自己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进而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这对于推动音乐教学的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光源.小学音乐歌唱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J].速读(上旬),2020,(5):160.
[2]董健敏.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改革思路[J].人文之友,2020,10(10):266.
[3]王晶晶.关于小学阶段音乐教育的现状及教学策略探析[J].鸭绿江,2020,(21):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