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月35期   作者:刘琼
[导读]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现有教育教学方法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刘琼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民族中学校 615700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现有教育教学方法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意味着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的教育背景下教育体系在改革、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在这种形势下,问题导学法的提出以及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问题导学法不仅是新课程改革下的全新学习方法,而且对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实质性意义。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应用问题导学法 策略研究
引言
        生物科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自然学科,也是一门有益于人类的必不可少的科学技术。生物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科目应用型人才,不断丰富学生的科目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生物科学思维。对学生来说,学习生物科学知识对于提高自身能力有着积极意义。随着教育部各种教学改革文件的发布,我国将综合化人才培养作为当前教育事业的主要目标之一。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使得我国对于生物人才的需求迅速扩大,社会对于具备高水平生物学科素养的人才需求度非常高。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物学的学习中来,能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生物学基础,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推动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应用问题导学法的现状
        首先,部分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学法开展教学时,只是将问题作为引导学生思维的工具,在抛出问题后单纯组织学生简单思考,就迅速抛出答案。这种教学模式实际上并未摆脱传统教育的影响,在本质上还是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部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存在缺乏层次的问题,这一方面体现在教师设计的问题简单或引导学生展开探究的情境单一上,既无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又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而影响了问题这一教学线索的教学效率,学生也无法从这种局限性的问题情境中有所收获。另一方面教师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直接将学生导向重难点学习,并未引导学生在思维的层层递进中逐渐走入生物世界,问题导学法的效率也随之受到影响。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问题引导教学法的策略
        (一)设计趣味合理的引导问题
        在应用问题引导教学法的时候,教师应当认识到,这一教学方法的核心在于问题引导,因而需要借助一些设计好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结合现有知识进行学习,并合理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DNA的复制》时,教师便可以围绕DNA的复制过程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加以合理探讨。这部分知识本身有着较高的探究性,学生能够在问题的引导下主动展开思考和探索。为了确保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够有效进行,教师还可以将这部分内容与DNA分子构成联系起来,设计一些有层次性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相关生物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深层次生物知识的探索兴趣。在结合本章节知识点进行问题创设的时候,教师需要保证问题答案的明确性,不能够出现开放性质的答案,避免学生出现模糊结论,进入学习误区。


        (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高中生物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想将问题教学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提问意识,培养学生的提问技巧。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必须要做好一系列的引导性工作,让学生可以逐渐养成一定的质疑意识和能力,勇于提出问题。首先,要在实践中对学生的提问意识进行培养,这样有利于保证学生的学习意愿得到有效提升。也就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各环节知识的来源,通过各种问题的提出和引入,将相关知识内容也一并串联出来。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进行结合,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构建和利用,同时还要对现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优化和创新,这样有利于学生逐渐成为问题的解答者。在提出问题后,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找出问题的对应答案,这对他们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具有实质性意义。
        (三)以问题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问题引导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它不同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不再过于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转而要求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通过问题引导来让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有效,并且提倡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下展开积极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效率,也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拓展学生的生物知识面。比如,在学习《生态环境的保护》时,教师可以将这部分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一些导向问题,如,为什么要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会对人类生存产生哪些影响,通过这些问题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积极展开课外知识延伸,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现实意义。这些问题的提出,将使学生对生物知识探索产生更高的兴趣,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还能够引领学生走出课本,围绕生活进行更多的生物知识探索,持续培育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四)利用多元实践活动,提升问题导学效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为有效实现问题导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教师还要结合多元实践活动,以拓展问题教学法的效率。以学习《人类遗传病》一课为例,教师可在课上布置探究,如“遗传病给患者、家人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危害,我们应该如何预防遗传性疾病?”等探究任务,以此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通过鲜活的案例,教师还可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等德育素养,高中生物德育教学价值也随之得到有效释放。另一方面,教师可在课后组织如“生物知识讲座”“生物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此,巩固并深度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高中生物教学的效率也随之得到深度拓展。
结束语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要秉承创新精神,推动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把握生物学科的特点,重视理论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生物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核心素养。同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生物课教学工作,将理论教学与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两者的相互促进作用,推动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陆保宗.问题导学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20(08):91-92.
[2]王映斌.“问题导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读写算,2020(07):64.
[3]马强,王克兴.高中生物“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分析[J].读写算,2019(26):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