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月35期   作者:邓雪云
[导读] 《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邓雪云
        广西省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 南宁 530021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获得必备的化学知识与技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新课程视域下,各中职学校应当与时俱进,积极响应教育号召,提升化学教学设计与课堂效,在有限的时间内扎实学生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思维,并鼓励学生将学习到的化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文章基于当前中职化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针对于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希望可以对中职化学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新课标;核心素养;中职化学;优化措施
        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提出,各学校的教育理念也在发生改变。中职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年教学实践证明,在中职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和走入社会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新课程视域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中职化学教师应当思考的首个问题。重视中职化学教学设计与素养培养为现代化社会及时输送高质量的复合人才。
        一、优化中职化学教学的重要性
        在新课标的教育要求中,提出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其也成为了现阶段中职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通过优化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与此同时还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人才的需求提供了保障。在我国现阶段学生的素质教育过程中,中职阶段属于一个特殊的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的最佳年龄段,对出现的新型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因此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并注重教学中的趣味性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主动思考。
        二、当前中职化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地不断深化,我国的教育理念并取得了一定的改变。但就目前中职化学教学现状而言,不少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忽视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忽略了学生对于知识接受的差异程度和学习进度的不同,采用一刀切的灌输式教育导致学生无法深刻理解知识点,继而在学习中失去了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师只是机械的将课本中的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没有结合实验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化学现象的神奇,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热情。
        (二)知识碎片化
        在中职阶段,学生除了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专业课程,因此在整体教学安排中节奏较快。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中职学生由于文化基础相对较弱,学习能力和整体接受进度有待提升。如果将课堂内容安排过于紧凑,学生对于知识缺乏相应地思考和消化,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积极引导学生对当前知识做一个系统地整合,学生在缺乏有效学习方法的前提下,必然难以理解化学课堂中的诸多知识点,造成学生后续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三、核心素养下中职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优化策略
        (一)注重课堂氛围,实行情景教学
        在中职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课堂学习氛围,实行情境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选择自己心仪的学习方式。实现这一课堂氛围的前提是需要教师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堂形式的喜好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不断完善现代化教学模式。其次还可以通过互换角色的方式让学生扮演教师,在课堂上给大家进行课程的讲解,学生想要达到完美的课堂效果就必须自己首先预习相关理论知识,并对要讲解的内容进行延展学习,才能保证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2】。通过角色互换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到教师备课以及课堂教学的不易,提升学生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师的配合度。
        (二)重视探究实验,提升有效教学
         培养中职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化学实,在进行化学实验前, 教师需要合理的创设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情,充分利用中职生好动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析,要求学生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明白要解决的问,要注意的问题,观察什么样的化学现象;合理地设置化学探究的实验问题,激发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欲望,教给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例如,在学习《金属的焰色反应》时,可以通过烟花的绚丽多彩来创设问题情境,然后提出“不同的金属放在焰火中灼烧会产生什么样的颜色”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猜想不同金属的焰色反应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完成探究表格。通过探究、观察、分析、讨论后得出结论。这样能培养学生的总结观察能力、实验探究、创新意识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三)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想要进一步优化中职化学的教学效果,还应当注重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通过教学研讨会以及网络等途径,来提升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深刻领悟到新课标改革下中职化学教学的核心,并积极向先进教师学习,将新型教学模式教学落实到位。新课标要求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其独特优势,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通过现代信息化技术形象地展示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微观结构、化学反应中的微观变化、不宜在课堂演示的危险实验,将不可视的抽象结构、变化和现象转变为可视化的、直观的、形象的动画和视频,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渗透压》的内容时,通过视频演示细胞在少水和多水的不同状态中运动情况,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细胞的变化,更加形象地认识到分子、原子的变化过程,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化学学科核心素,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四、结束语
        要优化中职化学的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应当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传统思维并将课堂主题还给学生,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重视探究实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锦红.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中职化学教学设计——以“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为例[J].广东化工,2021,48(02):191-192.
        [2]谢建玲,迟海洋.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中职化学教学实践[J].广州化工,2016,44(20):198-20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程标准》2020年版.   202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