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故事类图画书的指导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月35期   作者:陈爱芝
[导读] 处于幼儿期的孩子,还未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其阅读活动的开展,
        陈爱芝
        河南省永城市第七幼儿园
        摘要:处于幼儿期的孩子,还未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其阅读活动的开展,应着重体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潜能激发等领域。与其他幼儿读物相比,故事类图画书更贴近幼儿的认知特性,也可以于不同层面深度激发幼儿的阅读夙愿。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故事类图画书阅读指导策略的落实与探索,以指引幼儿学会科学、合理、高效、深入选用不同故事类图画书参与阅读活动,并在故事类图画书的辅助下不断获取知识、逐步提升认知、慢慢拓宽视野。并在角色扮演、故事讲述、模仿互动、协作交流中获得正确思想认识与价值观念的塑造,使故事类图画书在幼儿认知、成长、发展中的作用得以无限放大,帮助幼儿开启属于自己的全新认知发展旅途。
关键词:故事类图画书;指导;策略;阅读
        所谓故事类图画书,主要指以故事类读本为载体,将孩子们所喜爱的人物、情节、主题、故事等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呈现的故事类读物,其呈现形式比较灵活多样、内容构架比较丰富生动、语言特色比较形象有趣,可以引领幼儿快速进入阅读状态,并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阅读活动,在观察、阅读、感知、体味中根据故事情节与图画辅助于不同层面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实现发展。将故事类图画书融入幼儿阅读领域,已成为幼儿启蒙教育阶段应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教育方式之一,且受到了广大教师、幼儿、家长的一致认可与广泛好评。一方面,在育人定位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的将阅读纳入幼儿语言教育范畴,且对于阅读的形容、形式、导向、目标等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要求,更为故事类图画书融入幼儿阅读指导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在呈现形式上,由于故事类图画书内涵丰富、情节生动、形式多样、结构简明,更符合幼儿认知特性,更利于对幼儿认知潜能的激活与发展夙愿的激活。基于此,教师在开展幼儿阅读指导与实践时,应该加强对故事类图画书的渗透与融合,并根据幼儿认知特性与发展需要,科学、高效、充分选用各类故事类图画书素材,对其予以科学指导,使幼儿在故事类图画书的驱使与刺激下萌生更为迫切的阅读夙愿,实现对于自身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的全面激活与充分塑造。
        一、转变师生角色定位,提升阅读的故事性
        由于幼儿阶段的很多孩子阅读能力比较欠缺,以致其阅读活动的开展必须以教师的科学指引为辅助,只有教师能够俯下身子与孩子们一起参与至故事类图画书阅读领域,阅读指导的有效性方可全面彰显。因此,教师在开展故事类图画书阅读指导时,应该从灵活选用读物入手,并付诸以多元且丰富的活动引领,方可使幼儿在读中感受到阅读的魅力与价值,其阅读意识也会慢慢得到激发与调动。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图画书选择。尽量选用那些故事性更强、图画鲜活生动、内涵丰富多样的图画书作为阅读素材,并在阅读中扮演好引导者、协作者、互助者角色,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深入、多样、丰富的阅读体验,以慢慢激发其阅读诉求。同时,在选择过程中,也应该尽量发挥好幼儿的主体性作用,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将故事类图画书的选择权交给幼儿,由其自主选择,避免由于教师限制过多而影响阅读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阅读氛围的营造。以幼儿的身心特性为基础,营造出一种宽松、欢悦、民主、和谐的阅读氛围,通过故事讲述、集中阅读、互动交流等方式,在阅读中与幼儿平等对话,以逐步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让幼儿将自己当做故事的主人公,并以自己的思想、情感、方式了解故事的情节与内容,在不同故事情节的感染下领悟故事内涵,提升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例如,在《猜猜我有多爱你》阅读中,可以将一些生活琐事引入阅读活动,由教师讲故事,幼儿聆听,并在阅读完毕后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感悟,使阅读活动的实效性更强。
        二、变革阅读策略导向,强化阅读的趣味性
        不同阅读活动的设计、组织、开展,对幼儿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有着更为显著的影响与作用。

因此,教师应该以科学构建阅读活动为辅助,切实凸显故事类图画书阅读的趣味性、互动性、形象性、生动性,为幼儿阅读潜能激发与调动提供辅助,使幼儿在多元且丰富的阅读体验中获得认知夙愿的释放。一是指导幼儿学会观察,以培养其发现美的意识。通过对故事类图画书中人物表情、背景色彩、环境变化、情节进程等的观察与探索,来揣摩作者蕴含其中的意图、思想、情感,发现诸多有趣、美好的事物,在“美”的刺激下激发幼儿热爱阅读、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夙愿。例如,在故事类图画书《我妈妈》阅读中,教师可以以“我妈妈是一个有魔法的园丁”为主题,通过组织孩子们观察其中的图画即时设问:妈妈背后那些花盆里都长出了什么?为什么作者要这么画呢?引导学生在观察、阅读、思考中感知故事内涵。二是指导幼儿敢于猜想,以提升其思维能力。故事类图画书在情节上往往有着很多曲折性、悬疑性,而正是这些引人入胜的情节,才会激发起幼儿的阅读兴趣,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在阅读中进行猜测、想象、联想、探究,以全面提升阅读的趣味性,使阅读活动更加鲜活生动,富有感染力。例如,在阅读故事类图画书《猜猜我有多爱你》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上文来猜测接下来小兔子将要说的话,并让孩子们模仿小兔子的口气和动作说一说、演一演,不仅增加了课堂气氛的活跃性,也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三、科学融入多元评价,凸显阅读的延展性
        针对不同幼儿在故事类图画书阅读中的表现与反应,教师可以以多元化评价为辅助,以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阅读中存在的不足与缺憾,并能按照教师指引、同伴评价予以改进,既激发了幼儿的阅读潜能,又可以全面增强故事类图画书阅读的科学性、实效性、发展性。当孩子们在阅读中进行想象、联想、猜测时,教师的评价应该以激励性评价为主,以全面调动幼儿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在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互动交流、分享协作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同伴评价的作用,让幼儿对参与者的表现予以评价,使幼儿对故事类图画书的情节、内容、主题理解更加深刻、充分、到位。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亲子阅读等活动,由家长在参与中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评价,在更为多元的评价驱使下凸显故事类图画书阅读的延展性。
        四、结论
        总之,加强故事类图画书阅读指导,使故事类图画书灵活、充分、深度融入幼儿阅读视域,为切实激发幼儿阅读能力,全面培育幼儿阅读兴趣提供辅助,已成为新时代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性手段与科学性措施。因此,教师应该从科学选用故事类图画书、灵活设计指导活动、有效落实阅读指导入手,使故事类图画书在幼儿阅读领域的作用与价值得以无限放大,并能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而提供帮助与引导。一是必须确保所选用的故事类图画书切实符合幼儿认知特性与思维特点,以全面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二是必须确保所选用的故事类图画书画面精美、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情节生动,可以给予幼儿以美的熏陶与感染,能够切实激发幼儿的阅读欲望;三是必须确保所选用的故事类图画书可以于不同层面来激发、调动幼儿的思维、想象、理解、认知能力,并指导幼儿学会创造性、自主性阅读,在阅读中获得自身综合素养的深度塑造。同时,在科学选用故事类图画书的基础上,再由教师辅助以多元而丰富的阅读引导,以帮助幼儿在全方位、多角度的阅读体验中更好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实现自我。
参考文献:
        [1]郭雨欣.故事类图画书早期阅读指导策略[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9(02):95-98.
        [2]廖丹.浅析幼儿园故事类图画书的分析思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8(23):26-27.
        [3]王岔庄.幼儿故事类图画书阅读指导策略[J].儿童与健康,2016(11):3-4.
        [4]刘宁,谢源.图画书,一种散发着“桥梁气息”的范文——“愿望的故事”主题习作指导课[J].语文教学通讯,2015(15):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