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丽
辽宁省辽西育明高级中学 121000
摘要:在新时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教学大纲中必备的理论知识,还要发展高中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培养高中生对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高中生物的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现象相联系,促进高中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本文就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做出相关的研究与分析,为高中生物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教学研究
前言: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生物的教学也面临新的发展要求,传统的教师全程主导课堂,学生在台下被动听讲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顺应新时期的教育要求。如今,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生活化教学模式越来越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这种教学方式贴近的学生的日常生活,让高中生在课堂中的主动参与感更强,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提升高中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对此作相关的阐述和建议。
一、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教师和学生往往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的记忆和背诵,忽视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高中生物课堂中,一般是教师在讲台上向学生讲解课本的生物知识,教师告诉学生哪些是重点难点,学生则在台下被动地听讲,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学生容易在上课时走神和感到困倦,对于老师讲解的知识印象不深,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都不高。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从中收获新的知识,通过这种方式,活跃了高中生物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转为主动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单元《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的教学中,本课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理解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掌握氨基酸的概念和结构特点,总结细胞中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和优点。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事先准备生活中常见的富含蛋白质的物品图片、视频等,例如学生熟悉的牛奶、鸡蛋和各种肉类等,再加上一些蛋白质含量较低的物品图像,如土豆、大米等,形成对比。在上课开始时使用大屏幕向学生放映幻灯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蛋白质的含量高低,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列举其他与蛋白质相关的应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景环境中学习新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生物课堂的学习中,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引入生活化的生活实验
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生物实验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生物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生物探究水平,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摈弃以往的为了教学而实验的应试教育观念,在生物实验中以学生为主体,根据生物实验教学大纲,设计生活化的实验内容,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实验过程中更加直观的理解生物知识的实验应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生物实验中切实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教学中,本课的实验目标旨在让学生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片,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判断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并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简图。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加强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洋葱培育方式简单,而且成活率高,生长迅速和贴近实际生活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验开始之前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进行洋葱的培养,在正式实验的过程使用学生们亲自培育的洋葱作为实验材料,开展实验活动。通过这种生活化的实验设计,引导学生动手培育生活中常见的生物植物,加强学生的生物实验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还促进了高中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积极开展生活化趣味实验活动
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很多概念非常抽象,加上知识点数量多,各个知识点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对于学生的理解掌握生物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一些抽象的生物概念和知识,教师可以在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趣味性的生物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动手制作知识模型,加深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掌握。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减数分裂》的教学中,本课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通过精子的形成认识到减数分裂的过程以及图解。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面对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这些抽象的生物概念感到困惑,而且容易将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混淆,难以掌握好这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减数分裂的过程,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组,引导各个小组的学生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根据课本上的文字和图解,利用橡皮泥制作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的模型,将抽象的生物概念和知识通过趣味性的合作动手的实践活动生动地展现出来,有助于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又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锻炼自身团结协作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
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适应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师应该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设计生活化的生物实验,积极开展生活化的生物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方式,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让高中生物的教学往生活化、高质量的方向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贺彩.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J].神州,2020,(16):135.
[2]杨天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策略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4):1102.
[3]孙强.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