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月35期   作者:杨贺
[导读] 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的一个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建立三观的重要时期。
        杨贺
        辽宁省沈阳市第四十六中学 110101
        摘要: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的一个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建立三观的重要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对于学生三观的建立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当下许多教师的教学方式不理想,导致教学效果极差。为了打破这一尴尬的处境,互动式教学逐渐流行,为教育教学的展开带来希望。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互动式教学;构建
前言:
        新课改后,许多新式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之中,互动式教学也是其中一员。对于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来说,是极其枯燥的,但是,互动式教学能够极大的增添趣味性,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一、概述
        互动式教学不仅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既包括言语上的交流互动,也包括肢体动作上的互动。随着课程的不断变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所变化。教师是学生的带路人,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人,教师应该将课堂上最主要的时间交给学生,更改过去单一的教学方式,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过程中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提升。
二、必要性
(一)课程教学目的
        初中阶段,大多数学生都处于青春期,相对来说比较叛逆,这一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就是为了帮助他们树立更好的三观,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提升他们的责任感,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另外,学生是教学的中心,不仅要要求学生要充分的参与到整个过程中,还要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综合素质,互动式教学能够很好的将知识变为更直观的形式,不但能够增加课堂上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大大的增加学生对课堂的融入性,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
(二)现状要求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问题显著。许多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内容相对来说枯燥无味,这就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高,许多学校对这一课程的安排时间较少,对于教师的任务非常重,教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带领学生飞跃式阅读文本,不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更是让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走形式,而非实质。互动式教学为传统的课堂带来了转机,能够很好的改变这一现状,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式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一)情景教学
        好的课堂导入是教学成功的一个冰山一角,教学内容的好才是课程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教材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素材多源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但是教材中大多数的案例不够贴合实际,这样就不利于学生去理解,久而久之会减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营造更加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去学习。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如何建立友谊》这一节课时,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对于友谊的建立理解还不是很透彻,大多数还处于不知道如何去交朋友,尤其是内向的学生,更担心别的同学会不喜欢自己,甚至讨厌自己,从来不敢主动的去认识新的朋友,这就极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针对这一节课,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明白交朋友的好处,以及交朋友的重要性,可以通过设计相应的情景来吸引学生。

比如,交换同桌小游戏,与新同桌共同完成一个活动,在活动结束之后,主动的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之后,教师要及时的做出总结。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极大的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二)讨论
        交流是提升学生成绩的重要的步骤之一。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相应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加以讨论,从而更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鼓励他们敢于表达内心的想法,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更有有利于道德品质的形成。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老师的特点》这一节课时,对于这一节课,学生是有更多的话题的,对于教师,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毕竟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另外,教师也是除了父母以外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因此,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去合理的展开教学。在讲到必要的知识点的时候,可以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去讨论,比如,最喜欢教师的那一特点,以及最不喜欢的,关于最不喜欢的,可以写小纸条由学委交于教师。这种话题,可以说是学生最喜欢的。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一定要加以总结。同时也要告诉学生设置这一问题的目的。让学生知晓你的用心。同过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还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贴合实际
        有效的课堂互动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对于教师提出的案例进行讨论也是一种课堂互动。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面对相同的题目,每个小组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做好记录,发表完见解之后,教师要及时地做出评估,补充说明以及总结,对于小祖宗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在班级里进行讨论。最主要是教师要加以引导,让学生在讨论中相互进步,得到启发。更好地去掌握知识,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为什么孝顺父母》这一节课时,教师更要着重对待,孝顺父母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不孝顺父母,即便培养成才,也不是一个好人。对于这一节课,教师一定要告诫学生,为什么要孝顺父母,告诉他们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没有父母又怎会有我们的今天。联系实际生活中父母对我们的关心,让学生从心里去感悟。通过这种方法,更易于学生理解。
(四)辩论
        为了加深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以针对某一问题开展课堂辩论,让学生提出他们感兴趣的辩论主题。教师选取之后,让学生分为相应的小组进行辩论,比如,一些网红代言的产品出问题是否负法律责任?等等之类的。辩论结束之后,教师要及时的做出点评,并且对该辩论主题要做出详细的总结,以及深入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特的魅力。
总结:
        总而言之,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教学成效,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加灵活的运用新的教学手法,但是,要注意的是其实用性。相应的巧妙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主动加入其中,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崔燕.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17):P.119-120.
[2] 钱伟琦.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013(014):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