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离婚”到“婚礼”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月35期   作者:郭晓杰
[导读] 李可迪来儿童之家最喜欢看绘本,听我讲绘本,他会为听《团圆》绘本结尾时,
        郭晓杰   
        裴社中心幼儿园     山西省运城市   邮编 043800
               
        李可迪来儿童之家最喜欢看绘本,听我讲绘本,他会为听《团圆》绘本结尾时,“爸爸要走了”而哭红了眼睛,也会为《大卫,不可以》里小主人的调皮而捧腹大笑......
        在一次绘本《犟龟》讲述中说到:“参加乌龟的婚礼”时,这位聪明的小男生,回答三次都是把“婚礼”这个词语,说成“离婚”。

这个简单的问题,对于聪明的李可迪,怎么会一直出错呢?并且我纠正了三次,还会说错,看到别的小朋友哈哈大笑,我观察到孩子内心的不安和孤独……
        他一直是由70多岁的奶奶带大,父母在昆山打工,有两年没回来了,奶奶和邻居聊天时,说的最多的就是:某某家的孩子“离婚”了,从小他听到最多的词语是“离婚”,怎样让“婚礼”这个美好的这个词语在孩子脑海中留下最美的记忆呢?
        经过和奶奶沟通交流,在今年3月16日,我带上他一起参加了侄女的婚礼,此时此刻看到孩子笑容多了,给别人鼓掌的次数多了,他还说:“婚礼上有红色的气球,红色的地毯,连新娘的衣服都是红色的,真热闹啊!”这次再重新拿起绘本,讲述《犟龟》故事的时候,他满脸是笑容,复述时把“婚礼”这个词语念得声音很响亮,心里充满自信,虽然两个词语带给孩子不同的错觉,但在孩子心目中的美好的婚礼他一辈子都会记着。
        在孩子的生活中,老师是除了家人之外,离孩子最近和孩子相处时间最长的成人。在这个案例里,我只是孩子的老师,而我的荣幸从何而来呢,我猜可能是我—幼儿教师的出现,可能是绘本的介入,让小李有机会重新回到充满童真的生活中,充满正能量的游戏中,更有可能是我带他参加了一场婚礼,让小李发现了我是个值得信任的小伙伴,和孩子一样,我也正在经历学习的过程,一直感恩做了幼儿教师,和孩子们有一场美好的相遇相处和相知,很知足。
        
        
        裴社中心幼儿园郭晓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