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银焕
(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大鹏中学,广东 广州 511300)
摘要:信息时代发展至今,计算机、智能手机随时都能连接网络,层出不穷的电子产品催生了学生网络成瘾的问题出现。2020年中小学学校展开了线上教学模式,这使得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愈加严重。基于此,笔者在文中从疫情视野下针对初中生的网络成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希望通过这次研究,能够为初中生网络成瘾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疫情视野;初中生;网络成瘾;调查现状;教育对策
引言
青少年有了更多时间接触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并且每天的线上学习使其有了正当理由使用手机,但是在学习之后,会利用网络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染上“网瘾”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我们需要重视网络素质教育,引导初中生规范上网。
1.网络成瘾的定义
网络成瘾,不是仅指个体上网时间安排不合理,实际上包含着更多的内容:(1)“因特网性心理障碍”,简称IAD(Inlemet addictive disorder),患有此种障碍的人群对网络产生过分依赖,除心理上的异常,离开网络时还伴随生理上的异常,如焦虑、烦躁不安等;(2)个体由于阶段性的频繁、过度使用网络后,产生了精神行为障碍,开始强烈渴望长期沉迷网络当中,如中断、减少上网行为,主体则会出现强烈反抗、注意力问题、睡眠问题等;(3)又称“互联网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指的是过度产生上网行为,主体产生了明显的社会、心理障碍,如现实虚拟混淆等症状。
2.初中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
笔者在此次研究中,为了解疫情期间初中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在全市范围开展了“青少年网络成瘾问卷调查”活动。此次调查针对16岁以下的初中生,在四所中学当中随机发放问卷,进行抽样调查。样本结构按照初一、初二、初三各年级的人数比例来确定,在此基础上随机抽取样本。此次调查活动共发放有效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5份,问卷合格率为97%。问卷调查表如文末附录所示。
调查数据显示,在全部被调查者中,初一学段被调查者约占总体的38.7%,初二学段被调查者约占7.8%,初三学段被调查者约占53.5%;男性约占57.5%,女性约占 42.5%。 为了对初中生的网络成瘾倾向进行调查,笔者在调查问卷中专门设置了一个问题,该问题主要以心理学知识为基础,其内容能够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lAD:通过长时间的诊断和总结,心理学研究者发现一个患有IAD的人,其在过去的12个月中常常会出现以下7种表现,超过三种即可判定为其患有IAD:
(1)耐受性增强,其表现为一个人投入更多的时间才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如上网者必须花更多时间来上网才能达到满足的程度;
(2)出现戒断症状,戒断症状主要表现为因不能参与某项活动而变得烦躁不安,通过调查研究显示,上网成瘾者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不能上网,其就会烦躁不安;
(3)做某件事的频率比预先计划的要高,上网成瘾者难以控制自己的欲望,上网的频率总是比计划要高;
(4)虽然尝试缩短做某件事的时间,但总是失败,有网瘾的初中生总是难以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
(5)花费过量的上网时间,如时常安装新游戏、软件,不断接触;
(6)因为有网瘾而给人际关系处理带来了困扰,这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的失衡、社交关系恶化或是工作效率变低;
(7)上网成瘾者虽然意识到上网给自己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却难以遏制欲望。
本次调查问卷基于以上表现为标准,在调查中发现75个被调查者都选择了三个以上的选项,其占比达到了16.2%,表示这部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网络依赖心理,具体调查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调查数据结果

表一
3.疫情视野下初中生网络成瘾的教育策略
3.1积极开展网络素养教育
学校与教师首先要重视网络素质教育,线上与线下教育相配合,为学生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在线上教育中,学校应利用校园公众号向家长、学生推送网络素质教育知识,如《如何规范上网》、《青少年染上“网瘾”的危害》等。转载网络知识安全讲座,如《全国中小学生网络安全知识讲座》、《青少年如何合理利用上网时间》等,时常做好网络知识宣传。教师可以在班级群里推送健康网站和与网络教育相关的新闻、文章等,利用钉钉等教学软件开展主题班会。在线下,教师应配合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网络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中国的网瘾少年》等,强调网络成瘾的危害;开拓多种渠道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向学生推荐正确的上网方式和内容,通过正面引导与真实案例提醒,增强学生的规范上网意识。
3.2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方式之一。首先,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课程,结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状况选择教学内容,发挥出课堂学习的主要作用。在校内教师与学生接触较多,可以开展《我的知心朋友》活动,帮助学习开展健康的人际交往活动,细心观察学生情绪,帮助学生进行情绪调节;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开设心理教室。
3.3线上有效实现班级管理
班级群是线上班级管理的重要阵地,在班级群里,首先要设置家委、班委,形成一个班级里的核心领导力量;动员家长委员会和班级委员,竞选学生组长,逐级形成管理系统,建立起有效的心理帮扶队伍。引导核心管理队伍在班级当中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响应教师的网络素质教育,带动其他家长和学生的参与;实行线上小组管理制。
3.4加强家校教育协同
家长同样担负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学校要充分激发家长的引导作用,与家长一同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可通过家长会、班级群等做好家长工作,强调家长在家中应积极地对孩子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向孩子传达学校的网络教育知识,通过聊天、参加校外活动等方式引导孩子应规范上网,了解网络成瘾危害。
4.结论
网络成瘾会影响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对此我们必须应积极预防和及时干预。学校应注重网络知识教育,调动教师积极配合,了解学生情况后,通过线上教学、线下课程开展等方式拓宽网络教育渠道,为学生提供健康的网络环境,引导学生规范上网。
参考文献
[1]荀寿温,黄峥,郭菲,等.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抑郁之间的双向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4):613-615.
等.贵阳城区中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7):815-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