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姿瑛
昆明市五华区云铜小学 650032
摘要: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而所谓生本教育,就是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相信每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过多地干预学生,而给他们尽可能多的自主。生本教育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求学生不断观察、操作、发现知识,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过程。那么,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应如何教学才能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呢?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生;计算能力;教学方法
前言:
在生本教育理念之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需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应把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而真正地把生本教育理念融合于教学当中。因此,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以及学习能力,在课堂上利用合适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一、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挥学生互主动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其思想尚且不成熟,对于数学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认识,这也就导致了学生的思想较为跳跃,这也就导致了老师在开展难度较大的数学学习的时候难度较大,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数学教学成效不佳。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以老师教学为主,学生在课堂中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权。因此老师在之后的数学教学中应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老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同学分为多个兴趣小组,在进行课堂学习时,老师不应该直接参与讲课,应该先让学习小组进行一些基本问题的讨论,老师再针对学生讨论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统一解决。
例如在,在“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做一次小老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来思考一下,我们应该怎么来学习这一门课。比如“设计教案时,我们应该来引入这一门课的内容”“我们怎么来向同学来介绍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计算方法中哪一些是最方便的”。教师通过鼓励和引导学生做自己的小老师,充分发挥主动性地自行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仅极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权。
二、融入生活情境教学,提高学生兴趣
数学学科本身具备显著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特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生活化的经验融入教学,鼓励学生深入分析生活化的数学问题,锻炼数学思维,并在数学思维的帮助下灵活地解决相关问题,这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生活情景教学,将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事情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给予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从而无形中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例如,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门课中,教师可以举例:小明爸爸比小明大27岁,小明现在12岁,请问爸爸多少岁?”,或者“课室里有学生38人,男生有17人,请问女生有多少人”等例子。
这一些场景都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场景,通过场景与数学计算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
三、结合实际教学,做好学生测评工作
相应的计算内容学完后,要及时进行测评工作。在设计测评内容时,充分体现试题的科学性、针对性,既要考虑学生的整体水平,又要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测评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效果的检测,而是对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生本理念之下,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对象,具体化到每一位学生的测评工作有利于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对于每次的测评,教师都要积极进行分析,寻找学生在计算时出现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的方法及措施,做到共性问题要集中进行剖析,而个性问题要逐个进行解决,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计算的热情。
例如,在“有余数的除法”的这一课中,在学习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应该出一套相应内容的卷子进行测验。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卷子进行评改和分析,研究出每一位学生的错点以及知识模糊点,然后有个体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争取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课内容,提高关于除数相关计算的计算能力。这样的测评方式符合生本理念下的以学生为主,一切为学生的观念,不仅如此,它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计算问题有益于学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与学生对话,做到以学生为本
自信是成功学习的关键因素,培养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这些心理素质,给他们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比每天辅导他们做几个数学题的效果要好得多。生本理念教育是给予学生更多主动权和空间去学习,与此同时让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是学生在拥有学习自主空间的时能够正确发挥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更是孩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例如,在“简易方程”这一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多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增加学生学习自信心。方程的计算方式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较新的数学计算方式,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往往有时候因为跟不上而出现懈怠甚至恐惧数学计算。教师应该多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情况,然后多与学生对话了解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看法。根据学生的看法,教师合理调整教学方法,给予学生适应的指导,从而帮助学生解决计算问题,提高学生的信心。这一种对话式的教学不仅仅符合生本理念下的以学生为主体观念,还解决学生对于学习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学习计算题的自信心,从而在学习中提升计算能力。
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计算能力,是当前数学教育的必然要求。在生本理念教育的影响之下,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教师不断去努力创新。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加强把握生本理念教育的大前提,使用以学生为主,激发学生主动性,能够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给予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过多地干预学生不断创新与优化教学模式,在各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计算方法从而提高数学计算能力,以为学生进入更高年级后继续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倪娟.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3):133.
[2]邱凯.提升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探究[J].中外交流,2020,27(6):312.
[3]李清容.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方法[J].文渊(中学版),2019,(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