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生物实验课堂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月35期   作者:王玉武
[导读] 整个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实验占据着主要地位,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更牢固,
        王玉武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欣源中学 154600
        摘要:整个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实验占据着主要地位,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更牢固,实践操作能力也得到加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领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实验的思维,要用科学客观的眼光来进行实验,能很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课堂;动手能力;培养
前言:
        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偏多,难度也相对比较大。如今,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还要进行全面的发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实验是非常有必要的。将实验的内容和方式不断进行丰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和乐趣,不仅可以巩固基础知识,还能促进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加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也要进行一定的教导和培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进行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反思,优化教学设计,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如今,初中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更需要教师有过硬的专业本领,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才能沉着冷静、从容不迫的应对。
        教师要打破传统的固化思维,转变教学思想,关注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引导将学生把实践和所学理论知识联系起来,不断启发进步,提升学习的能力。并且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很多内容都适合生命的发展相结合的,在进行实验课教学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和人性化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在全方位的视角下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任课教师有一个比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才能从多方面去启发学习学习,做好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
例如:以学习“”这课教学为例,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
二、关注实验的评价
        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对于实验结果解读也是至关重要的。在现阶段的探索中,部分教师对于实验结果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没有将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考虑进去,只对最终的结果进行评价,长此以往,不仅会打击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还会让学生降低学习的兴趣。所以,在实验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指导学生尽量独立完成实验,做出一定的结论,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要想在实验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需要学生有一个比较好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对于实验的目的和实验的步骤也要进行熟悉。很多实验都需要严格遵守实验步骤才能确保最终的实验结果能够正确。因此,对于整个实验的评价也是至关重要的,不仅评价的内容要多样化,从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发展的角度来进行评价考核,还要从评价的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来进行评价,只有形成一个比较科学、比较全面的实验评价体系,才能不断促进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提高。


三、实验过程注意交流沟通
        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不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循循善诱,耐心解答,这样学生在进行实验时才会收获颇丰。教师在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时,要注意方式方法,既要引导学生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也要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探究,在一步步的探究中得出实验结果。教师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沟通后要对实验进行恰当的调整,增添实验的趣味性,尽可能让学生体验到实验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加深对生物原理的理解。学生在进行实验学习的时候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对于实验现象很多学生都是十分期待的,教师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解惑者的作用,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进行相关的解答,让学生对下一步实验有一个更好的掌控。并且,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和同伴之间进行一些沟通,也可以发现对于同一实验不同的同学操作之后出现的不同的实验结果,从而总结经验,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付出更多的努力。
        例如:以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这课教学为例,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本课之后能够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主要环境因素,学生能够明白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学生能够体验探究性实验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学生学习本课之后能养成爱护动物的情感,对于是实验的过程能够进行认真的观察和记录,并就对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同学进行交流。教师在进行本次探究性实验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的观察的步骤和观察的内容进行实验前的简单交流;指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观察相关的生物的活动,和小组内的成员进行交流;在本次实验观察结束之后,也可以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简短的交流汇报总结,让大家对于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学生通过不断的进行互相之间的交流,可以在之后的实验中增强动手能力。
四、实验中的合作学习
        初中生物的实验不可能依靠一个学生就能完成,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交流和合作。教师在实验之前,明确实验步骤,讲解实验原理,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最后再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操作,而且实验的过程基本上都是在小组的情况下进行的,在小组的氛围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都能得到提高。此外,小组实验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能够进行互相监督,对于有疑问的地方也可以进行讨论,学生讨论的时候会激发思维的火花,发现不一样的世界。学生的实验探究合作学习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总结:
        在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提高的不仅仅是对生物知识和生物原理的理解,还要对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性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从未知走向已知,深入感受实验的乐趣,并进行相应的反思,提高自己的实验水平。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养成的良好思维习惯也可以延伸到课堂的学习中,提高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曙明.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中国新通信,2020,22(16):198.
[2]柳灵.探讨初中生物实验课堂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中外交流,2019,26(52):203.
[3]王天明.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9,(17):14-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