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瑞
义乌市春华小学 322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发展和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逐渐推进和落实,个性化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以往传统的强加灌输式的阅读理解教学方法已经不再符合教育的标准和要求,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个性化的特点,改变先前落后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考虑和尊重学生的思想和看法。本文通过对个性化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个性化阅读的概念
所谓个性化阅读,指的是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只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大胆放手,鼓励学生通过独立自主阅读的方式,寻找阅读的乐趣,获取阅读之后具有个性化的真情实感,实现阅读自由化。随着新课标教学的改革,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要求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不能将阅读归结为枯燥的灌输,要让学生自己完成阅读,表达出个性理解和看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转变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意识到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体,让学生独立探索阅读的奥秘,加强对阅读的认识。
二、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之有效策略
(一)创设情境,营造阅读氛围
如果说只有经历了高中的酸甜苦辣,才能迈向通向大学的金色大门,那么小学就是为以后的初、高中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基础阶段,不容忽视。但是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与初、高中阶段的学生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小学生对一些知识还是懵懵懂懂,但却又极具好奇心,活泼爱玩。语文教材中那些干巴巴的文字无法让小学生产生兴趣,更不会有情感共鸣,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和进步。营造舒心愉悦、激情四溢的阅读气氛,有助于使学生专心致志地融入课堂,提高学习热情。
例如,以教师教学和欣赏《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课文为例,文章的写作结构清楚完整,采用了一般的“总-分-总”结构,首段先总说东北小兴安岭树木多,被作者形容成绿色的海洋,接着作者开始从第二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详细介绍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象,春、夏、秋、冬的小兴安岭各有各的美,最后一个自然段作出总结概括,首尾呼应,点明主旨,结构严谨。若是通过教师板书讲解来学习课文,进行简单阅读,即使作者写得再生动形象,大兴安岭再美丽妖娆,学生也无法感受得到。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和理解课文,教师可以在课前事先给学生布置下搜集东北小兴安岭的图片和视频的任务,提前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小兴安岭的环境和风景。上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祖国地图,具体让学生看到小兴安岭的所在之处,把学生们搜集到的小兴安岭四季的图片和相关视频做成教学课件演示给学生看,创设和还原出课文的情境,为阅读增添色彩,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目的。
(二)依托以人为本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从个性化阅读的内容可以看出,阅读的主体对象是学生。所以,个性化阅读的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是要将以人为本作为基础,本着学生为阅读主体的理念。这一过程的实施主要表现在教师应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阅读之后的思想看法,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使阅读课真正成为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的“场地”。
此外,教师应该注意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兴趣爱好、内心想法等,在此基础上开展有价值的阅读实践,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有助于学生彼此之间交流学习。
例如,教师讲授《开国大典》这篇课文时,可以在学生进行阅读之前给出几个问题,比如:作者描写举行开国大典的过程时,是从哪些场景展开的?开国大典中表现了人们怎样的心情?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阅读课文,自己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总结归纳,抓住课文的重点,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情感的认识,在阅读中做自己的小老师。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可以使阅读教学变得有趣而有意义,以学生的思想为主,使阅读变得更加开放自由。突出和重视学生的个性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三)激发学生好奇心,锻炼学生发言能力
好奇心的存在是学生阅读的动力。因此,教师应该从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入手,达到学生喜爱阅读,甚至热爱阅读的目的。为了让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好奇心,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阅读内容设计多个具有神秘性和开放性问题,设置一定的悬念,一步步引导学生投入文章的阅读当中。
例如,教师在让学生阅读“草船借箭”这篇文章之前,先向学生展开一系列提问,如:诸葛亮为什么要借箭?是如何借箭的?又是怎样取箭的?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
只阅读不表达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之后积极举手发言,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部分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沟通能力不强。面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发现,在阅读课上多把注意力放在他们的身上,通过多种方式鼓励他们回答问题,让他们逐渐融入到阅读的沟通交流之中,并且要适当表扬,逐渐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在今后的阅读课堂上还能继续发言,保持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分组探讨,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互相交流自己阅读之后的心得体会,然后让代表进行总结发言,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四)实施阅读管理评价,丰富阅读方式
阅读是小学生所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因为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业过后,多阅读一些有用的书籍,来增长见识。有些书里的知识是小学语文在课堂中根本学习不到的,课外阅读也是对语文教学工作的必要补充。但是要想使每个学生都能对阅读提起兴趣,还需要教师采取一些新的方式方法。教师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加入多种多样的评价和管理,这样做不至于会使阅读枯燥无味,并且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提高学生们对知识的新见解,还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越来越近。比如,在学习小学语文课文“触摸春天”一课时,因为这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应注意强调让学生多读几遍,体会文中的思想情感,这样教师讲解起来学生也会更好接受。
总结
综上所述,将个性化阅读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势在必行。但是,在融入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创设所需教学的实际情境,打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要注意个性化阅读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尊重学生对于文章的多方面见解,锻炼并增强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从而向着高质量、高效率课堂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孙晓东.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08).
[2]邓乃霞.个性化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5).
[3]宋亚星.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