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琼
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城第一小学校 四川省攀枝花市 617100
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不断提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时俱进,制定符合班级学生发展实际的教学模式,在语文童话教学中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升,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尽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而童话故事教学就是利用课本中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童话教学;策略
小学时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理解能力不足,而在此时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给予学生童话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童话是由故事构成的,每一个故事都涵盖着重要的人生哲理,能够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故事中主要运用到一些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还能塑造正能量,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让学生在创新中进行童话教学
小学生本身就有着丰富的想象翅膀,所以想象力的塑造也是进行童话教学的优势。因此小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想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童话故事的讲解中树立想象自信,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1]。比如:在《陶罐和铁罐》故事的教学中,小学教师可以从学生发展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适当地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故事进行延伸,为陶罐和铁罐的故事发展创造一个不一样的结局。根据这个任务,学生可以大胆地展开想象,积极地进行创新,写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此时有的学生写道:陶罐是很好的,没有任何缺点,而铁罐是不好的,因为它没有任何可以替代的东西。还有的学生认为陶罐和铁罐都有自身的价值……学生们的想象力各有特色,最终明白该童话故事所要表达出来的道理,让学生在不断的创新想象中,实现语文童话教学的意义。
二、在故事朗读中进行童话教学
在进行小学语文童话故事教学中,小学教师可以通过童话故事朗读的手段加强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理解。童话故事的朗读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阅读,而是指有感情地朗读、代入对故事理解的朗读,朗读的过程中,小学教师要先对故事朗读进行示范,朗读的时候要有语调语速,让童话故事更加生动形象[2]。因为童话故事的故事情节本身就比较生动和有趣,语言较为华丽,具有一定的音乐特点,因此小学生朗读起来十分有意义。当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边朗读边扮演角色,注意语气的不同,让自己深入童话故事中。另外在朗读的过程中,小学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符合故事情节的音乐,通过朗读的律动感,让故事更加形象[3]。比如:在《沙滩上的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示范阅读,然后有感情地带领学生进行朗读,促进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理解。
三、在角色扮演中进行童话教学
因为童话故事是由一个个细小的故事环节组成的,整个故事的情节浮动变化,引人深思,容易吸引学生的理解。所以在进行童话故事教学的时候,可以进行相应的故事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4],通过童话故事中的故事扮演,体会其所要表达的含义。在具体的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要从自己学习的实际出发,进行角色的扮演。比如:在《刺猬智斗老虎》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根据童话故事的情节进行故事的改编,让学生在故事改编以后进行表演。其次,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自己喜欢的角色扮演,如果故事中的角色过多,就会让一个学生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这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童话故事学习兴趣,因为正能量的角色是学生十分喜欢的,学生要想将角色扮演好,就必须了解故事的具体情节,了解狐狸和刺猬的不同角色需求,然后通过角色扮演将情感表达出来,让学生在故事的扮演中,学会一些道理,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童话故事的学习中,创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加强学生对故事的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对童话故事中的哲理讲解
因为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童话故事对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童话故事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在学生的童话故事讲解中,明白故事中所涵盖的哲学道理,提升对学生的自我修养,让学生喜欢上语文的教学,通过童话故事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进行童话故事选择的时候,不但要明白其中所涵盖的道理,也要让学生理解童话故事涵盖的哲理,进而可以直观地感悟到学习的意义和人生的哲理,使学生能够直观感悟到人生真谛[5]。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童话故事《两只狮子》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童话故事的阅读和理解,在学生理解之后,让学生对童话故事的情节进行思考:首先要思考的就是为什么一只小狮子要整天练习。小狮子在练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不同的季节小狮子遇到的困难有哪些?分析狮子在不同季节遇到困难时的心理活动。然后考虑另一只懒惰的小狮子会在懒惰的习惯中收获什么?因为懒惰最后会是什么样的结局?让学生进行几分钟的独立思考,最后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会说:勤劳的小狮子因为勤加练习,所以最后掌握了生活本领,而懒惰的小狮子过度的依赖父母,不但不能掌握生活技能,也无法成为森林之王,如果学生说出这种理解,说明学生对本篇童话故事有所了解,然后让学生根据故事的核心,进行童话故事的改编,明确关于人生的哲理,假如在生活中,学生会如何做,童话就是因为懒惰没有掌握技能,也无法获得成功,此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这种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五、在课堂互动中加强童话教学
在课堂互动中加强童话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因为在故事教学中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够促进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理解。所以在小学语文童话故事的教学中,就要让学生多进行交流,加强课堂互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对童话故事的交流。老师可以给学生设定童话故事教学的主题,让学生根据童话故事情节进行交流,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既提升了学生的交流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理解。比如: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童话故事中,老师为了达到开拓学生思维的目的,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力,编制一个不一样的故事结局。这样既释放了学生的天性,也加强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更喜欢老师的课程,从而信任老师,理解老师。老师此时就需要参与到学生的创作中,与学生广泛的交流和互动,分析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让童话故事的结局变得更加生动,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童话教学的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提高,让童话故事在教学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向新蓉.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77.
[2]范晓华.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J].华夏教师,2020(21):69-70.
[3]袁风玲.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索[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21-122.
[4]赵中敏.小学语文教学中读与写有效结合策略[J].文学教育(下),2020(06):58-59.
[5]许桂丽.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诵教学的有效策略[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24.
作者简介:姓名:陈文琼,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四川省攀枝花市,职务/职称:一级教师 ,学历:大专, 单位所在省市:四川省攀枝花市 ,邮编:61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