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素婷
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五幼儿园
【摘要】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规则必要性,学习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但对于还处在规则意识萌芽期和是非观念较模糊的孩子来说,就很难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游戏也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角色游戏中帮助孩子增强规则意识,尝试通过图示的方式让孩子随时随地的了解到该主题的游戏规则以及玩法。
【关键词】 育婴房 图示 规则
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代替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的活动。角色游戏中角色的扮演和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反映,有力地推动了幼儿社会化过程,促进了幼儿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在角色游戏中,每个主题的进行都会有相应的玩法和规则,蛋这些规则和玩法怎样才能让幼儿了解并且很好的遵守呢。一般我们会通过老师的介入以及在游戏的交流分享中逐渐丰富给幼儿。但现实是幼儿时常为了争当游戏中的一个新角色,无视提出的规则;有时看到喜欢的游戏道具看到人家在玩自己也就要去玩了,在活动区中材料多,孩子多,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加上教师不能一一评价,因此游戏活动随意性大。这也就导致他们不能坚持规则,坚持的时间较短。
因此在这个时期如果没有教师的细心管理和善意的帮助,没有规则的约束,对于还处在规则意识萌芽期和是非观念较模糊的孩子来说,就很难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游戏也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角色游戏中帮助孩子增强规则意识,尝试通过图示的方式让孩子随时随地的了解到该主题的游戏规则以及玩法。
一、追随角色职责:开展“育婴房”工作岗位的定位
新开发的育婴房里今天真热闹呀,妈妈们各个都忙着给各自的宝宝洗澡、按摩。突然,囡囡叫了起来“育婴师是哪一位?”几位妈妈们惊讶了,都纷纷停下手中的活,问囡囡:“什么是育婴师?”“她又是做什么的?”……
在班上多数孩子的认知里,她们觉得育婴房里只有照顾孩子的妈妈。那是她们对育婴房的经验较少,也受小班娃娃家的局限影响。于是我们从幼儿感兴趣的角色游戏入手,生成一系列的探讨活动,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孩子的兴趣点和生长点,让有相关育婴房经验的孩子说一说对它的了解,迁移角色游戏和生活中的经验。
原来育婴房里不止有妈妈,还有育婴师、销售员、收营员、主任等。游戏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争先恐后地喊着。
阳阳说:“我要当育婴师”。
婧婧说:“我才是育婴师,我要教小朋友怎样护理宝宝”。
凯凯说:“我是收营员”。
苗苗说:“我也要当收营员”。……
在游戏开始时,幼儿争抢角色,造成游戏开展后,不能明确自己的角色;另一方面,幼儿年龄小,在游戏中容易混淆角色。基于以上孩子们的发现,教师组织孩子们了解育婴房里的角色,并根据讨论制作有关的人物角色图示的挂牌。通过形象的图示设计游戏牌,帮助幼儿明确自身扮演角色。如幼儿可在“妈妈”角色的游戏牌上画上妈妈,“育婴师”的游戏牌上画上穿着白衣服、戴着护士帽的X妈妈的工作照。幼儿在选择游戏时,挂上与扮演角色相对应的游戏牌,可在游戏过程中提醒幼儿;他人也能通过游戏牌知道该幼儿所扮演的角色。这种方法不但利于幼儿记住自己的角色,也帮幼儿认清彼此所扮演的角色。
倘若在游戏过程中出现“强行闯入”的现象,通过观看幼儿的游戏牌便可一目了然,及时制止。,角色游戏是建立在幼儿所掌握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的,幼儿所掌握和积累的经验越丰富,游戏内容也越多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所反映的经验有其特点,不止是认识事物间的关系,还要求幼儿认识人的活动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开展角色游戏首先要丰富幼儿对周围生活的经验。
二、追随角色行为:观察“育婴房”角色行为支持策略
(一)指向图示,理解规则
游戏进行过半了,育婴房里异常的热闹。苗苗说:“你这样做是错的,你看我!”,菡菡不甘示弱:“我妈妈给小弟弟洗澡的时候就是这样做的”。显然两位“妈妈”在洗澡上遇到了分歧,她们持着各自认为对的意见争执着,谁也不让谁。我们知道,幼儿之间的能力发展存在着差异,部分幼儿对一些游戏的玩法不能熟练掌握,造成“随意游戏”、意见不合、争吵的现象。
游戏中规则的掌握与遵守不能只依靠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可以巧妙地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示帮助幼儿认识理解规则并按照规则的指示游戏。这样教师在引导幼儿理解在区域里“做什么”后,可以运用操作流程指向图示,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怎样做”,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后做什么等的具体流程图,让幼儿逐步了解玩法,理解规则。如给宝宝按摩,分脸部、胸部、手部、腹部。将各个部位的按摩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用图示的的方式展示出来,孩子们就会像模像样地经营育婴房了。
(二)说明图示,提醒物品摆放位置
当老师宣布游戏结束时,幼儿放下手中的材料,直接回到活动室内。育婴房里内一片凌乱:玩具留在了各个游戏区,或者散落在地上、操作台上,再三提醒下,几个能力稍强的幼儿前去整理,但幼儿也是凭自己的记忆摆放材料。
让幼儿学会自己整理物品,不但能减轻成人的负担,也能从中培养幼儿的自理及自律的能力。于是,我们想到了在指定的材料筐或玩具柜上贴上与材料相同的标签,便于材料的归位,下次活动时也能很快找到游戏材料。我们请小朋友来设计这些标签,可以是文字、图画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例如,育婴房里专门用来放置奶瓶的筐子上贴上了孩子们自己画的奶瓶,在收拾时,孩子们就一眼明了了。我们还专门设置了“百宝箱”图示,将一些不常用的材料放置在百宝箱里,需要用的时候可以随时取用。
我们通过长期实践发现,图示在角色游戏中的运用,减轻了教师在指导游戏时的负担,也维护了角色游戏中的秩序。
三、追随角色亮点:“育婴房”角色成长共同见证
(一)走进角色游戏,轻松有序
走进育婴房里面一片繁忙的景象,每个工作人员都分工明确,游戏有序进行。幼儿自主游戏轻松。丰富的知识经验、有序的规则、各个角色的特点以图示的形式一一展现,一目了然,再也没有盲目选择,没有你推我挤,孩子们的游戏丰富而多彩。
帮助教师轻松指导。有了图示的指示,没有了老师一味的说教,没有了规矩的唠叨,有的是轻松地介入、指导,采取的是自然而隐蔽的方式,以便展现真正的游戏状态和水平。
(二)走出角色游戏,多元互动
教学互动。从孩子们自己制作图示中,渗透了美术中的作画、语言中的前识字经验、数学中的归类、科学中的记录等,真正做到了游戏与教学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
师生互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也就是在幼儿和教师之间建立的一种积极有效的互动,而角色游戏中图示的创设应用让幼儿和教师在互动中沟通、促进,使幼儿达到最佳的游戏状态。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