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芳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高林村镇田村铺小学,河北 保定 072550
摘要: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阅读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针对语文知识点的讲解,而忽略了阅读的本身,因此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阅读教育,更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想要让学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与兴趣爱好,对学生展开语文阅读的引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阅读能力
引言: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还无法完全的认识世界,所以认识事物难免会片面化,无法正确、准确地得出观点。他们的阅历尚浅,知识面比较窄,在阅读方面都是有很大阻碍,但是我们经过多年实践发展,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阅读会使学生们有心领神会的感觉,促进对文本知识的理解和课外知识的内化,而小学的阅读不仅包含着课内阅读,还包含着课外阅读的范畴,学生们除了课内的阅读教学之外,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课外选择性的阅读,这种阅读一般是在课外由学生们自主完成的,因此,课堂阅读中教师的引导的方式对学生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启发性的。
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堂阅读能力的问题
1.1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
积极主动性对于学生学好一门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学生对知识有着充分的热情和主动,才能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进而进一步激发出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由于许多语文教师教学方式的不合理性,使得这一阶段的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了厌烦和不满的情绪,从而无法有效的激发出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就无法对语文阅读产生进一步的学习与研究。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学生缺乏相应的兴趣和主动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1]。
1.2学生没有有效的引导及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讲,老师就是他们学习最好的模仿者和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实时的影响到学生,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合理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较多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还只停留在带领学生认识生词和朗读文章即可的陈旧观念,从而导致了学生体会不到阅读带来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教师自身教学技巧和教学知识上的欠缺也会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因此教师要合理注重对自身文化素养和教学技能上的加强,从多方面角度入手,从而真正有效的提高小学生语文中的阅读能力水平。
1.3学生缺乏有效的课内外阅读结合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的书越多那么积累的相关知识量也就会越大。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许多家长老师不但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而且也会以耽误学习,浪费时间为借口不允许学生阅读过多的课外书籍,只允许学生阅读与考试学习有关的书籍,这样一来,不仅会给学生在无形之中带来过多的压力,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无法让学生积累的知识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且广泛的知识体系,进而影响到学生语文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缺乏课外阅读的有效结合也是目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存在的一大问题。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教学设备也会影响到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从而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2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阅读能力的方法
2.1提高学生兴趣及积极主动性
我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较好的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首先就需要老师鼓励学生对自己所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选择性的阅读,只有先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有利于老师后续的教学工作。其次老师还可以巧妙的通过实质性的奖励来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方面上的训练,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之外的知识,从而更好的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眼界[2]。
2.2增強学生的词句训练
语文阅读离不开对词句的分析。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对文章整体内容进行把握,在紧抓文章中心的基础下,对重点词句进行分析。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文章背景、人物特点等角度来对重点词句进行训练。最主要的是学生要带感情进入到文章当中,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词句的揣测和琢磨,反复的练习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词句的训练。除此之外,教师也要适当的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书籍,让学生养成勤做笔记的习惯,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提升,还可以使得学生分析和积累到优秀的词句。
2.3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
教师可以多利用空余时间陪学生们一起阅读课外知识,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及时的回复。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要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的前几分钟讲一个小故事或者是读一些优美的句子让学生熟记,并同时鼓励学生多多积累一些课外知识,对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进行一些小的奖励。教师要在平常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对于课外阅读的热爱,这就会更加强小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视,会使小学生在无形之中形成对课外阅读的热爱,进而能够有效的结合好课外阅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轻教师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任务。
2.4注重小学生个性化手段的阅读方式
注重对小学生语文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从教学手段上进行探析,比如说教师可以利用PPT等形式结合文字、图片和视频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多方面的展现出阅读的魅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手段,将技术渗透到学生语文课堂阅读中去,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小学生语文课堂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任务,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小学语文中的阅读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并针对这些问题寻找培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3课外拓展,综合学习
对于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学习时间较为紧张,所以他们大部分阅读经典名著的时间都是在课外。相较于课内而言,在课外进行阅读的时候,没有教师给予指导,所以更容易走歪路。教师应当注重这一点,事先做好准备,让学生在课外也能够进行拓展阅读,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所谓课外拓展,实际上来说是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的是课本内的内容进行课外拓展;另外一方面指的是课堂阅读向课外时间拓展。
第一方面来说,主要是根据教材中的节选内容,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全篇阅读。以小学语文教材為例,其中节选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这一点发散出去,引导学生对安徒生的其他童话进行阅读,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第二方面来说,课堂之中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拿出过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活动的组织,所以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时间更多的还是在课外。针对这一点,教师应当注重推荐书籍让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更有选择的去进行阅读。另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读书笔记的记录,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之中记录一些感悟,摘抄一些好词好句,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学生来说,经典名著的阅读有利无弊,教师们应当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经典名著的阅读,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打下一个坚实的文学底子,让学生在未来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何世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9,1(12):56.
[2]曹金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微[J].学周刊,2019,1(11):85.
[3]刘璐.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0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