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聪
(安徽合肥市合肥一六八中学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当前,我们正处于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对教育事业产生很大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此,高中数学教师要秉持着“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丰富教学资源,逐渐打破传统数学教学的壁垒。将互联网技术真正融于教学中,打造充满趣味性、高效性的数学课堂。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前言:在“互联网+”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变得更加便捷与快捷,而现代教育事业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变得更有魅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科学合理的运用“互联网+”技术,为数学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与活力。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势,简化教学内容的难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多媒体课堂中高效的学习。
一、“互联网+”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教学资源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对数学教学课堂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改革[1]。在互联网中云集着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在网上寻找典型的例题或者历年考试中常考的题型,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从而使学生更加从容的面对考试。
(二)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的应试教育思想比较严重,过于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结合“互联网+”进行教学,能够使教师运用视频以及图片等形式,创新教学形式及内容,为学生打造充满趣味性的数学课堂,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
在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不同的,对于数学的感知能力也不同[2]。这就导致班级学生数学成绩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教师运用同样的时间,讲解同样的内容,势必会导致很多学生存在听不懂、学不明白的情况,致使学习效率低下。而教师运用“互联网+”创设微课,能够让学生在课下通过反复观看微课视频,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
二、“互联网+”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一)精心准备教案
在正式授课之前,只有教师积极的备课,才能够强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
在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可以运用PPT来制作教学课件。将网络上的视频以及图片、音频等插入到PPT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
在学习《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课之前,教师可以在PPT中插入一些关于常见的点、直线、平面的图片,给予学生启发。在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形成空间想象力。为了加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寻找一些适合本节课教学的动画,让学生们通过动态的形式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从而强化其理解深度。
(二)引入微课资源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创设微课,是一种有效的尝试,也是备受师生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数学教材中的具体内容,来制作具有针对性的微课视频,来让学生进行学习。通过简短的5到10分钟的微课视频,不但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学生在课后,也可以通过放反复的观看微课视频,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强化自己的学习基础。
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课时,教师可以将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内容呈现在微课中,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三角函数的求值、求最值、求值域以及单调区间等问题。并结合历年高考真题,制作成例题,嵌入在微课中。使学生通过微课更好地掌握本节课所要讲述的知识。
(三)强化线上交流
在以往的学习中,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只能在课堂或者到老师的办公室中进行请教。而在互联网家的背景下,打破了空间限制,不但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更好的构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学生在遇到学习问题时,可以通过微信或QQ等现象的方式来向教师进行,请教师答疑解惑。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更加顺利地学习知识,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便于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当学生在做作业时被难住时,苦思冥想都没有头绪。这时可以在微信或者QQ等软件中联系教师,使其进行适当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轻松攻克难题。
结论:总而言之,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开展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有利于丰富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效率。为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的内容,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使学生充分的探究数学知识,掌握做题技巧,从而夯实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狄晶.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新模式探究[J].信息系统工程,2020(10):171-172.
[2]马竞.高中数学学科互联网+创客教育的实施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102.
[3]张晶.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J].现代交际,2020(12):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