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有峰
云南省楚雄第一中学
摘要: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既明确了国家的根本任务与制度,同时也明确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由于学生在高中阶段正属于思想价值观形成的主要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在该阶段对学生培养宪法意识,并在循序渐进地普及中增进宪法认同感,树立宪法信仰,使其在今后社会生活实践中既能履行公民义务又能享受公民权利。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宪法意识
一、加强宪法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探究宪法知识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先深入了解宪法内容,树立宪法信仰,定期接受有关宪法知识培训工作。教育部门为了保证教师宪法学习培训质量,还要建立规范的宪法教育培训机制,并将宪法教育培训内容纳入到教师日常考核当中,以此调动教师普及宪法积极性,强化教师对宪法知识培训重视。宪法知识教育培训不但可以增加教师宪法专业知识培训,还能让教师打破原有宪法教学授课模式,改变教师照本宣科的错误教学认知,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建立宪法思维。在培训过程中,为了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宪法教学能力,学校应积极邀请社会知名律师以及法学家到学校进行讲学,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让高中生充分意识到宪法知识的重要性。
二、丰富宪法教育教学内容,增进学生宪法认同
由于宪法知识在讲解过程中过于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得宪法教学质量差强人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原有理论知识内容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增进学生宪法知识认同感。在以往教学认知中,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宪法知识内容较为简单,往往只需要几个字就能将我国宪法历史予以描写带过,未能对我国宪法历史予以深入挖掘探究。要知道宪法既是我国根本大法,也是人民享有的权利与义务。为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宪法知识时,应将高中历史知识与政治宪法历史内容优化结合,让学生在了解宪法知识的同时,懂得宪法历史演变过程。同时还要将宪法知识同我国国史予以优化结合,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宪法内容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宪法在不断完善更新的成长史,也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我国宪法是用无数人的鲜血编写而成的。
三、推动宪法教育常态化,树立学生宪法信仰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让宪法教育变得富有仪式感,通过各式各样的仪式活动,增加学生宪法情感体验。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宪法知识时应对仪式感予以了解把握,使其在重视宪法文本教育的同时,对我国宪法文本予以尊重。也就是说教师在授课时,凡是教材内容中涉及到的宪法知识,需要学生拿出红色封面的宪法原文对其内容进行查阅。学生每次查阅宪法原文内容都是同宪法近距离的接触沟通,以便学生在查阅过程中强化对宪法知识的理解认知。例如在每年国家宪法日,教师应让学生制作有关宪法纪念日的手抄报或者视频剪辑等相关内容,以此增加学生对我国宪法的特殊情感,使其发自内心地尊重我国宪法,重视我国宪法。教师还可以在宪法纪念日中,带领学生观看有关我国宪法立法的影视资料,促使学生在宪法宣誓影视资料的感染下对我国宪法予以遵从,帮助学生树立宪法信仰。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普及宪法教育的主要渠道,教师除了注重宪法理论知识学习以外,还要注重开展宪法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形式各样的宪法实践活动加深对宪法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这就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同学校进行商议沟通,借助班级班会以及国旗下演讲等活动形式,将宪法教育知识内容在课后得以巩固延伸,使得宪法教育融入到校园日常生活当中,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德育教育的引导下了解宪法,熟知宪法。例如,学校应规定每学期班级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时,应围绕宪法教育设计班会主题活动,并将宪法教育知识融入各项德育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德育教育的同时懂得自身的权利和义务。除此之外,学校还要营造良好的宪法文化氛围,促使学生在宪法文化氛围要渗透下树立宪法信仰。当前,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时,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就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因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但可以陶冶学生情操,还能有助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为此学校在营造宪法文化环境氛围时,应在学校内部设立宪法教育宣传栏,张贴宪法教育标语、设立宪法文化长廊等“硬件”设施环境,还要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宪法知识竞赛、宪法晨读等活动形式打造宪法文化“软环境”,以便学生在宪法文化环境的熏陶下坚定宪法信仰。
四、注重宪法课外教学实践,塑造学生宪法实践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树立宪法意识,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还应带领学生参观宪法教育基地或者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便学生在参观了解过程中能够对宪法知识予以深刻理解,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避免学生受西方文化腐蚀对我国宪法相关内容产生怀疑。另外,地方教育部门还应建立宪法教育课外活动保障机制,并将该机制作为宪法实践活动的重要支撑,以便学校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宪法教育课外实践活动时,得到相关经费保障、制度保障以及管理保障等,并在高中内部设置相关组织管理人员,围绕高中宪法教学知识内容设置相关实践活动内容,制定相关活动流程,促使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宪法教学实践活动得以有效实现。另外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衡量学生能力素质的标尺。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宪法教育教学评价主要依托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未能对学生宪法教育实践活动予以衡量。针对这种情况,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围绕本校学生宪法实践活动情况制定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培养学生宪法实践教育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将宪法知识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下对我国宪法知识予以正确了解认知,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宪法兴趣,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参与过程中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明确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增进学生对宪法的认同感,树立宪法信仰,避免学生受西方不良文化侵蚀,对我国具有特色社会主义的宪法理论产生怀疑,继而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邓小玲、黎政良.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情境教学探析[J].教育观察,2020,9(31):134-135-140.
[2]张孟云.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四个维度——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8):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