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途径初探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01期   作者:吴志鹏
[导读] 如今的社会对中职班主任的要求越来越高,班主任需要同时扮演着多种角色,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管理者、班级工作的组织者与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
        吴志鹏
        (集美工业学校  厦门  361022)
        [摘 要]如今的社会对中职班主任的要求越来越高,班主任需要同时扮演着多种角色,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管理者、班级工作的组织者与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中职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班级管理效果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班集体的组建质量。从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现状出发,结合当前中职学生的特点,探讨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职  班主任  班级管理  教育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中职教育,中职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承担着培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中职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尤为重要,但中职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往往班级管理工作开展并不顺利,管理效果不佳,甚至困难重重,很难管理好班级。如何改变这个管理现状,提高班级管理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所有中职班主任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本人针对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探索班级管理有效途径。
一、班级管理工作现状
        1.中职学生现状
        我国现阶段中职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他们个性强,学习能力不足,行为习惯偏差,学习行为不佳,文化基础普遍薄弱,专业理论学习能力较弱,学习积极性不高,排斥甚至恐惧理论知识的学习;总体表现为对学习缺乏热情,抱着无所谓、不思进取甚至自暴自弃的学习态度;他们正处在敏感、叛逆阶段,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大多中职学生选择中职学校的原因都是中考失利,或者学习能力差等。学生心理承受力差,自制力不够,学习纪律意识不足,从而导致他们在日常学习中极易产生自卑心理。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经常缺课、迟到、睡觉、故意扰乱课堂纪律等行为,给科任老师的上课带来不便,影响班级的学习风气。这些问题都会给班级管理带来巨大的困难。
        2.家庭问题
        中职学生大多为应试教育的弱者,造成这种结果与学生的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与孩子缺乏沟通,总把教育任务和希望全寄托给学校,不主动联系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久而久之,家校联系甚少,导致家长对孩子的情况不了解,甚至还有家长不愿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从而导致班级管理工作难以实施。
        3.德育教育体系不完善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需要使用德育教育体系对学生进行教育,但德育教育往往缺乏系统性。班主任通常是针对某学生的某一个严重问题进行个别教育,忽视了整体性教育。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估基本是由班主任主观的、片面的评价就决定学生的好坏,在这个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德育评估的科学合理性严重不足。德育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德育教育很难帮助班主任更好的进行班级管理,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
二、班主任工作的本质
        班主任工作的本质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认识:首先班主任要明确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未成年人,是一群行为习惯尚未养成,对人生尚未有充足认识的不成熟的人。班级的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管理的本质是沟通,沟通的前提是尊重,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认知和内心感受,要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才能在情感上与学生沟通,达到交心的目的,真正引导学生成长。
        其次,班主任要明白师生之间的交往是一种长期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师生交往的时间与空间不仅仅局限于班级内与上课期间,更多的是要多花时间去了解学生课后及家里的情况,班主任要不断深化师生交往的深度,真正把握学生的整体情况,才能给与学生真正的帮助。
        再则,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应该摒弃陈旧的管理理念和教育方式,班主任要重视班级管理的有效性,不能再以旧方式管理教育学生,应当把握班级具体情况,采取多种管理方法相结合,打造高质量的班集体。
三、管理班级有效途径
        1.善于有效沟通
        班主任要善于使用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与学生沟通,学会倾听学生的内心想法,做事不能急于下结论,更不能轻视学生的问题。班主任与学生要进行有效沟通,使学生感受到平等尊重,同时善于换位思考,从学生角度为学生考虑,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是真心实意为自己着想。

班主任需要特别关注特殊学生,包括单亲、残疾、家庭困难、行为异常等类型的学生,这些特殊学生更需要班主任给予他们纯真的爱,他们渴望得到同学的尊重,更渴望得到班主任的重视和信任。
        2.加强家校联系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善于联合家长的力量,通过线上线下等各种家访方式,定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取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一旦有了家长的全力支持和帮助,班主任可以通过家长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找到更加有效的方法来与学生进行交流,班级管理工作就能更好地开展,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引导每个学生快乐成长。
        3.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班主任要注重教室的整体布局,保持桌椅整齐摆放,墙饰美观,地面保持整洁,卫生角有序摆放,注重培养学生个人修养和公德心。班主任通过制定班级口号、班旗等班级文化标识,可以增强学生班级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班级班规和各种考核制度要有针对性,要让每个同学都清楚知道如何做才能让自己得到更多的锻炼,得到更多的表现与成长。班主任还需要积极营造班级读书的气氛,培养学生乐于看书、善于读书的好习惯。
        4.做事细心
        班级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内容繁琐,包括早操出勤、上课纪律、日常行为、晚自习、宿舍卫生、宿舍晚归未归、班级各项评比、班级吵闹问题和班级各种活动等,要想做好这些工作,细心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名中职班主任,要细心关注班级的各种问题,遇到问题不要慌乱,要沉重冷静全面分析和处理问题,尽量避免出现差错,减少重复性工作,提升工作效率,让每件事情能精益求精的完成。
        5.充分发挥班委作用
        班主任的工作事无巨细,烦琐而且难以实施,要想独自承担并完成是很困难的。班主任要善于发挥班委的力量,这样可以事半功倍,提高班级管理效果。班委作为班级的领头羊,带动每个同学努力上进学习,调动全体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让整个班级成长起来。
        要想充分发挥班委的作用,需要班主任亲自带领班委成长。班委的挑选与培养相当重要,班主任不仅要挑选一批信服并能全力配合班主任的班委,同时通过学校安排的各种活动,包括团会课、组织班级活动、运动会等,将这些任务细化给各个班委,通过这些事情,教会班委如何做人做事,让班委快速成长,带领班级同学一起前进。
        6.榜样效应
        中职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正处于可塑性最强的人生阶段。身教胜于言传,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的世界观、品德、行为、对每一件事情的态度及处理方式,都是全体学生学习的榜样。
        榜样是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班主任要重视学生中涌现的学生榜样,由于同学之间年龄接近、经历相似,因此学生中的先进事迹更容易受到模仿。班主任要善于发现班级中出现的好人好事,有意识地宣扬并对做好事的同学给予表扬,树立起榜样,引导学生对榜样模范加以学习,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风气。
        7.鼓励教育
        大多中职学生由于成绩不佳长期缺乏自信,总认为自己处在失败的谷底,逐渐变得对于任何事情都没有自信心,遇到事情容易轻言放弃,把结果看得过重,甚至以结果为导向,对于看不到结果的活动就不参加,更甚者功利心变得很重。
        班主任在公平公正原则下,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班级活动与主题教育,采用鼓励教育,不给学生定高要求高目标,鼓励学生多多尝试,对于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的参加者给予一定的肯定及表扬,通过多种方法鼓励学生,让学生重新建立自信心。鼓励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有巨大的帮助,同时有利于班级管理。
结语
        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管理目标,并按照目标逐步实现管理的效果。做好班主任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每个班主任的共同目标。班主任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不断转变观念,不断创新管理方法,不断与学生沟通交流,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才能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才能体会到教书的快乐,才能做一个幸福的传播者。
        参考文献:
[1]马怀.基于互联网的中职班主任管理方法革新.《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教育科学》,2020.
[2]王桂林.信息时代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困境及应对措施[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