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01期   作者:孔艳
[导读] 近几年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渗透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也将通过阐述小学德育教育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提出相关的建设性策略。
        孔艳
        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教研室    7264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文明发展越来越重视知识文化方面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小学德育教育来说承担着小学生在受教育初始阶段的德育教育启蒙,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健康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几年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渗透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也将通过阐述小学德育教育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提出相关的建设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传统文化
        引言:
        由于信息科技的发展,文化交流实现了跨地域、跨国际性,当下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将传统的优秀文化融入到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将尊老爱幼、热爱祖国、勤俭节约等优秀的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小学生的思想体系中是广大教育者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各类信息知识,而网络文化的快速传播性和自由创造性使得很多内容没能及时接受监管和审核,不利于小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很多暴力和厌学观点层出不全,小学时期的学生自我判断能力较低、容易模仿网络文化、对事物的准确判断力薄弱,所以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入到小学德育教育中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可以从小熏陶学生的爱国情怀、乐于助人、善良仁厚、和睦相处等优秀的传统美德,帮助小学生从小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有助于未来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德育教育中可以应用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1.礼仪文化
        我国历史悠久,是众所周知的礼仪之邦,从古到今有很多关于礼仪的丰富文化历史,小学时期是接受教育的启蒙时期,加入礼仪教育是很重要的,给小学生形成做人做事的正确规范,小学生不管在学校生活还是校外生活已经要接触不同的人和事物,懂得规范的礼貌和为人处事的简单方法是帮助他们很好的融入集体、促进性格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2.以和为贵的传统美德
        我国向来是与人与事“以和为贵”对于现在浮躁的社会风气来说无形中也会影响到小学生发生矛盾会以极端、暴力的方式解决,可以通过传统的和睦理念引用经典的古代事迹,让学生懂得处理矛盾的正确方式,出现问题要先从自身找原因,懂得换位思考以和睦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才不伤害别人也有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成长成为懂礼数、识大体、性格谦和的优秀人才。
        3.爱国情怀
        教育的另一层重要意义就是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而只有将鲜活的历史知识传承给学生,还有古代岳飞等伟大历史人物的事迹讲述给学生,让学生被感染从小种下一颗热爱祖国的心。

除过理论知识的传播教师也要通过实际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体现自己热爱祖国的表现。
        三、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有效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1.要结合实际创新完善当下的德育教育素材
        在当下开展的小学德育教育中多以现代的社会规范要求为多,在学生看来就是硬性的要求和灌输,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不能活学活用、在学校一个样子出了学校是另外的样子,这就是德育教育没有真正地深入学生内心。
        广大小学教育者要有效将优秀的传统文化链接到相对的德育教育内容里,比如《三字经》、寓言故事等可以在传统意识的引导中让学生渐渐地感受到德育教育;课堂上也要注意创新方式方法,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文明礼貌的做法让学生自己感受正确的文明礼貌和错误的做法之间给别人的感受以及来自周边的评价,让学生自己感受这样有助于学生自觉地将正确的文明礼貌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实现无时无处的自我规范。
        2.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传统文化的经典部分
        当下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里对于传统文化的显示不是很多,可以将孝道、爱国、奉献等等观念通过具体的古典事迹展示成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一部分,像著名的“卧冰求鲤”就可以作为孝道教育的典型例子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引申讲解比如24孝的故事。对于我们的传统节日不单是具体日期的了解应该有相关的历史起源知识,比如端午节的来历、过年的来历,通过这些历史文化的熏陶让小学生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定期开展优秀文化读物的阅读活动
        小学生出于对事物认知的起步阶段,没有自我的成熟判断力,学校要定时组织大家进行优秀文化读物的阅读活动,比如《论语》《弟子规》等每次以章节为目标进行读后交流,促进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读物的理解度与认同感,可以在年级进行读后感的演讲比赛,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读物的魅力;也感染其他的师生增强对这些读物的了解。
        4.积极应用网络平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学生的网络阅读习惯已经养成,一味地杜绝只会形成相反的作用,学校要积极应用网络的优势,在学校开展教育纪录片的集体观看活动,比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让学生被深刻感染在内心种下美好的种子,树立远大的报复、理想。
        四、结束语
        小学的德育教育有效地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品德素养,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推进小学德育教育的效力,广大教育者要不断发挥自我才能为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郭美玉. 浅谈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 东西南北:教育, 2019(15):0097-0097.
[2]张正明. 刍议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 000(027):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