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芳
长沙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长沙,410022
摘要:英语写作诊断式教学是以医生诊视病人判断其病症的方式进行英语写作教学,既要诊断学生的学,也需诊断教师的教,即教师采取一定的方法手段及时了解学生英语知识掌握程度,对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作出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矫正和解救。其基本理念是师生互动参与、问题解决、批判反思和综合分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事先对英语写作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和评价进行系统设计。英语写作诊断式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调查问题、收集资料,分析症状、初步诊断,实施纠偏、验证诊断等基本环节和步骤。
关键词:英语写作;诊断式教学;设计;实施
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以阅读和写作为主,听说训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忽视。其中,英语写作时常被异化为大量作文模板的背诵,背离了英语教学的宗旨,严重制约着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教学是师生之间以对话、交流、合作为基础进行文化知识传承和创新的特殊交往活动,其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和互动。诊断式教学就是把医生给病人诊断病情的方式运用于教学过程之中,强调师生的互动参与、问题解决、批判反思和综合分析的活动。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当前大学英语写作教程中的“机械学习”现状,注重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的亲身体验,尤其是能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过程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一、大学英语写作诊断式教学的系统设计
诊断式教学从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并得到逐步的发展与完善。最初的相关文献多从心理学和临床学的角度出发,集中于特殊教育及学生学习障碍如失读症的研究上。1979年,美国学者Arter和Jenkins从学生评价的角度提出“诊断式教学” (diagnostic teaching)的概念,其本意为以医生诊视病人判断其病症的方式进行教学,即教师采取一定的方法手段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对学生学习效果作出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矫正和解救,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形式。此外,Leighton 提出了认知诊断评价,主要是用来评估学生的具体知识结构及处理技能,这样就可以了解他们的认知成就与缺陷。可见,诊断式教学的发展历史并不算长,但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教学理念,即师生互动参与、问题解决、批判反思和综合分析。根据加涅的ADDIE(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系统设计模型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可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和评价进行有效设计。
二、大学英语写作诊断式教学的实施
(一)调研问题,归整资料
实施全面而准确的调查是对大学英语写作进行诊断式教学的第一步。通过调查能得知学生英语写作中的问题所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对症下药,继而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促进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升。
1.自我反思
教师对自我的反思包括对自我教学价值观的反省与认识、对自身英语写作水平的反观等。在教师自我教学价值观方面,根据对现有写作教学现状的考察可以发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缺乏对写作教学的正确认识,习惯在教学中进行词汇、语法、精读的讲授,而对于写作只是略略带过,写作俨然成了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一种附属品或累赘。在教师自身英语写作水平方面,受我国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不少教师在词汇、语法、阅读等英语基础知识方面较强,对英语的说、译、写等实际运用能力方面却较弱。事实上,不少英语教师正是由于自身写作能力较弱,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弱化或避开英语写作教学,使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大打折扣。
2.学情调研
教师对学生情况的调研包括对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学习风格及学习兴趣等的了解与分析。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不少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英语基础较差,写作能力更是薄弱,这就为英语写作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外,词汇量不足也是学生英语写作中经常面临的困难之一,对于想要表达的内容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同时由于词汇量较少在写作过程中反复运用,重复率高,致使写出的作品枯燥乏味,缺乏新颖性和可读性。
3.教学要素调研
教学要素主要包括影响教师教及学生学的因素,比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教育教学环境等。首先,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有效激起并维持学生英语写作的好奇心与兴趣,同时能有效促进教师的教学,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在对英语写作教学方法进行考察时,一则考察教师运用了何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二则考察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成效,是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次,在教育教学环境方面,东西方文化及思维的差异对英语写作教学有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英文在具体运用上的差异。二是汉语/母语学习对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学习的消极影响。作为母语的汉语以及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通常在英语习得过程中,已牢固建立起来的汉语母语系统会对英语习得产生负面影响。
(二)理析症状,分类诊断
英语写作的教学诊断主要有三种方式:教师把脉诊断、学生自主诊断和专家诊断。其中,前两种诊断方式可以较好地促进教师与学生的自省与反思,最后一种诊断方式则可以帮助教师从更为客观的角度把握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把脉诊断
教师把脉诊断是现行英语教学中最采用的方式。当前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阅虽然也是一种教学诊断,但往往只是停留在点到为止的浅层面反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诊断。学生对于教师的反馈也只是象征性地修改,很多情况下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境况,对于写作提升的效果不大。基于此,教师要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诊断,就要在思想与行动两个层面作出改进。首先,加强对写作的重视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写作教学的时间。这种对写作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是实施诊断式教学的重要前提。其次,在具体行为上,一方面,避免大批量为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而是通过精选教学内容、减少任务量的方式,保证学生在每次写作任务中都能获得提升。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改进教学诊断方式。传统教学中对学生英语作文的评阅或批改,常常是教师评阅完后发给学生,由学生自行修改,而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诊断除了要求教师用符号指出学生作文中的问题与错误,提出修改意见并给予修改提示,还要求教师在学生修改完后进一步核查,帮助学生清除写作中出现的问题或错误。
2.学生自主诊断
学生自主诊断是一种学生互评的方式。学生互评,也称为同伴互评,是指在 写作修改过程中,一些学生从其他学生那里得到反馈的写作教学活动。不少学者将同学互评作为写作教学改进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且中学生完全有能力根据需要进行教学评价。Topping认为,同学互评可以产生相当于教师评改甚至优于教师评改的作用。国内学者也指出,同学互评可以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协商合作精神,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学生自主诊断采取的具体过程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每个小组3-4人为宜),组内成员先自行阅读或相互阅读对方的作文,由小组对每个成员的文章进行讨论分析、互相找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与错误,并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但需注意的是,学生自主诊断并不是全然放弃教师的引领与指导,而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提高的路径。
3.专家客观诊断
专家客观宏观诊断指英语写作课堂的教学研究者、评价者对英语写作教学的诊断。这种诊断方式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从更客观、更中立的角度对学生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判。而且,这类群体在师生之外,他们诊断的对象不是学生在作文中的具体问题或错误,而是在更宏观的层面上观察、思考整个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般而言,教学研究者、评价者对英语写作开展教学诊断主要遵循两条路径:一是学校或教师本人邀请相关人士对英语写作教学施以诊断,这是学校或教师主动要求发展、寻求改进的一种方式。二是由教育教学行政部门发起,旨在查验学校英语写作教学水平与成效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虽是学校或教师被动承受,但教育评价者依据一定标准对学生英语写作展开的水平测评,也能帮助教师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症结,从而为改进英语写作状况提供依据。
(三)实施纠偏,验证诊断
对诊断进行验证并不是实施诊断教学的目的,教学诊断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理应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通过在教学各环节中不断循环,促进整个教学向前发展。学生在英语写作时,喜欢按照汉语顺序去完成写作。在实施纠偏过程中,可采取如下方式进行。
1.明目标,立“标杆”
教学目标不明确、混淆或偏差是教学诊断中发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教学目标过于关注词汇、语法、阅读等方面的教学,但写作仍未受到应有重视。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确立清晰的英语写作教学目标,目标所体现的不仅是教学将要达成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对教学过程的调控。只有首先具备了合理、恰切的教学目标,才能对教学诊断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修正。
2.尊个性,重个体
在实施纠偏过程中,既要关注教学诊断中的“共性”,也要关注学生发展的 “个性”。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了解不仅是有效实施英语教学的前提,也是实施纠偏,落实教学诊断的基础。诊断式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对症下药”强调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展开教学指导。在对学生英语写作进行教学诊断时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不是笼统地进行诊断与纠偏。应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与症结,理解问题与症结存在的原因,并学会合理解决。
参考文献:
【1】Thanyapa,C.& Watcharee,K.(2014).Journal writing with peer feedback: A Friend or foe for EFL learn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s of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2):142-153
【2】刘海平,(2008),"重视英语写作,提高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外语界》,(1):20-23
【3】刘荣君、王娜、邹妍询,(2013),"基于网络学堂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证研究",《现代教育技术》,(8):81-86
【4】吴讳,(2015),"教师反馈焦点与反馈策略对英语写作修改效果的交互影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85-94
【5】朱岩岩,(2018),"国内二语写作评估反馈研究调查(2000-2018)",《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123-128
作者简介:长沙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湖南长沙,410022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改项目“大学英语写作诊断式教学研究”
(湘教通2016【400】号-816);湖南省社科基金外语科研联合项目“基于语言经济学的高校ESP教育发展研究”(18WLH02);长沙市科技局项目“基于策略培训的学术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研究”(kc1809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