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应用翻转课堂的探索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01期   作者:赵静
[导读] 随着网络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法逐渐应用于各科教学,对教学改革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赵静
        西安高新国际学校  陕西 西安  710100
        摘要:随着网络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法逐渐应用于各科教学,对教学改革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学习的主体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组织学生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推动下主动学习。实践证明,小学音乐教学中巧妙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法,可以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基于音乐教学实践,具体阐释音乐课程与“翻转课堂”特征的契合性、应用条件、应用策略及实践反思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翻转课堂;探索;思考
        1音乐课程与“翻转课堂”特征的契合性
        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声音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也具有自己的审美特性。音乐的审美性能够通过旋律以及歌者的演唱进行情感传递,在这样的情感传递中更好地表达出真情实感,让听众能够产生情感共鸣。音乐表演教学是一种情感相互表达的方式,这样的模式也是一种音乐审美性的展现模式。表演者通过平时对于音乐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训练,将自己的情感融合到作品中,采用丰富的情感来表达作品的实际内容。传统的音乐表演教学都是以概念传授为主,教师也只是对教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进行概念性的知识表达,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于音乐内涵理解会有所阻碍。“翻转课堂”与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大部分的授课模式为“微课”。“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深受大家的推崇,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使用“一对一”的有效教学模式,再加上视频资料等抽象教学理论的知识结合,可以将之前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单化的处理。并且,按照相关知识的结构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理论知识梳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在课程的教学中,使用“微课”的形式,使学生基本掌握了音乐表演理论知识,并进行实践应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在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效果方面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小学音乐课程中实施翻转课堂的条件
        目前在小学阶段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学科主要是语文、数学和英语等,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涉足不多。翻转课堂教学法能否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笔者经过调查和研究发现,硬件条件具备,软件条件有待加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经调查了解,笔者所教班级的家长经常通过微信、QQ、新浪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交流,绝大多数学生的家中都有电脑可以上网,还有部分学生家里有平板电脑等便携式学习终端,这些硬件设备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网上学习资源丰富,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软件制作简单的微视频,而且通过智能手机就能随时随地拍摄、剪辑和组合,且微视频文件不大,便于上传,学生可以随时浏览学习。这些为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硬件条件。软件条件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传统音乐课中,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教学理论知识上,导致学生自主训练和内化吸收的时间得不到保证。况且小学阶段一周只有两节音乐课,学生很容易遗忘已学过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还得再帮助学生复习和强化,降低了音乐课堂教学效率。而翻转课堂教学把学习音乐知识放在课前进行,课上主要进行音乐知识的内化和交流,可以有效弥补传统音乐教学的不足。
        3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策略
        3.1重视翻转课堂准备工作,完成课堂教学设计
        结合现阶段小学学生学习现状,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主要模式,应为线上线下相互补充的模式,并将模式具体细化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重要的环节课前阶段主要是通过教学资料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完成对课程的初步认识课中学习阶段主要是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状况,并鼓励学生找到不足之处,然后在教师帮助下进行巩固训练,完成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消化。


        3.2课堂内容与模式的转变
        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音乐课堂的内容与形式有了一定的变化。课堂内容侧重于歌曲的赏析与节奏的练习上,课堂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习。课堂内容对教师的需求相对减小,教师通过节奏的演示,让小组间自行练习与讨论,促进学生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教师则作为一名引导者,要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纠正练习过程中的错误,保证小组学习的质量。在观察中,教师能更好地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争取能跟据学生的性格与知识理解的不同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堂内容。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表扬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一些练习稍微欠缺的学生,教师给予鼓励与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跟进课程。课堂的形式并不局限于小组间,可以是分为两队,两队分布学习歌曲的不同章节,最后联合在一起跟着节拍演奏。如人音版《一对好朋友》这首活泼、欢快的捷克民歌,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学习AABA乐曲格式,根据节奏作为动作,如向前迈一步、拍手、后退、转圈等方式,让乐曲与舞蹈联合在一起,通过简单的动作加深课堂的互动,促进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制定教学大纲时注意内容与形式的协调统一,把握课堂的节奏张弛,以达到课程的要求。
        3.3做好教学评价,提升翻转课堂的应用效果
        教学评价是小学音乐检验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除及时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的活跃程度,掌握学生的学习的进度和效果还应该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为教师改进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调整教学难度和进展提供参考,促使翻转课堂更加适应小学音乐课堂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可具体分为课后及时评价和延后评价两种方式,课后直接评价主要是利用直接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
        4“翻转课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的反思
        与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需要录制视频,学生也是以观看视频的方式进行学习,这对网络覆盖度和电子产品有了较高的要求。学校是否具有白板等教具,是否能为教师配备优质录课电子教具,学校是否能提供全覆盖高速网络,学校能否管控好小学生理性使用电子产品等都是“翻转课堂”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障碍。教师需要录制视频,才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这就需要借助音乐器材。比如在音乐合奏课中,老师除了整理合奏相关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演示如何使用合奏课程中的乐器,以及如何与其他乐器配合,这就需要用到合奏表演所用到的各类音乐教具。但目前,很多小学学校是不具备齐全的音乐教学配套设施的,在硬件设施上无法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其次,目前仍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教育忽视了音乐教育,导致音乐教学设施不完善,限制了“翻转课堂”的实施。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音乐教学仍然以传统模式进行,如何将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与传统音乐教学进行碰撞与融合,仍是值得每一位声乐教学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5结束语
        总而言之,音乐课程作为实施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在小学课程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新时期对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要求,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教育发展。在全面落实教育改革的环境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不断创新与实践,将翻转课堂引入音乐课程中,增加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概念的理解,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吸收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为学生更好地适应以后学习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金越玲.“互联网+”背景下小学音乐智慧课堂的探究—以音乐欣赏课《土耳其进行曲》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9(10):75-77.
        [2]厉琳煜.“精彩课堂无需预约”—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小学音乐基础知识微课的实践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203.
        [3]蒲晓冬.翻转课堂,活力构建—初等教育音乐翻转课堂实施策略探讨[J].高考,2018(05):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