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视角的初中体育改革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01期   作者:黄奎
[导读]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黄金时期。
        黄奎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十陵华川中学  610106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黄金时期。随 素质教学的深入,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现阶段在各个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已经成为主要的教学任务。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就基于立德树人视角的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策略展开了研究,旨在提升中学生的德育水平和综合素质,并为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体育;改革策略

        前言: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学习压力大、易冲动、讲义气,更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出现心理问题从而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而且,初中还是学生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体育教学同样非常重要。因此,基于立德树人视角下,体育教师要将德育教育有效的融合到体育教学当中,在增强学生体育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是初中教育工作必不可少一部分。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育的阶段,也正处在青春期这个人生重要的结点上。体育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不同于其他的文化课程,它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教学目的。随着体育中考的到来,体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在体育中考的新背景下,现有体育教学模式还存在有很多的问题。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在体育教学设施和硬件上有着明显不足,这就使得很多的中学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那种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配合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过度的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不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之间缺少互动,不能充分交流的体育课,对学生来说是没有吸引力的。枯燥无味的授课方式,不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使学生的想象力所到了禁锢,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基于立德树人视角下,针对现阶段的初中体育教学来说,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落实德育教育并结合初中生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通过以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平等交流,让学生用愉快的心情来享受体育课带来的乐趣。提高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立德树人体育教学的目的和意义[1]。
二、基于立德树人视角的初中体育改革策略
(一)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教师用自身的高素质来影响学生,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才会真正的有所收获[1]。传统的教师只限于课堂知识的传授,也就是言传,这不科学,这是对教师片面的定义。新课改明确了教师的引导地位,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引导者,体育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以身立教,用自身的高修养高素质来影响学生,所以,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到体育教学当中,通过言传身教做好表率,利用榜样的力量来引导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初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二)德育目标与体育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基于立德树人视角下,将德育目标与体育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是实施体育教育的前提[2]。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是以传授理念知识和体能技巧为目标的,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立德树人思想的贯彻与实施,德育教育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体育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选择适合的、科学的教学内容,并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来融合德育教育。同时,教师要找准德育目标与体育教学的融合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话语权,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和表达的空间,以免出现单向灌输的现象。
(三)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融合德育教育
        首先,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实际内容来挖掘德育教育的素材。教师要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体育不是独立存在的,许多体育项目需要合作与竞争。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理解其中的德育教育因素,并将德育教育因素融合到教学活动当中,要善于引导,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比如,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在传授基础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配合训练,引导学生加强团队合作,然后,可能安排小组之间进行篮球比赛。在比赛前教师要为学生讲解技术战术,强调学生之间的配合;当比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要勇于拼搏,互相配合,发挥出团队的力量,将德育教育渗透给了学生。
        其次,在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能过于空泛,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展开德育教育。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姚明为例,讲一讲姚明刻苦训练、勇于拼搏的故事;而在“障碍跑”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讲一讲刘翔永不放弃为国争光的故事,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目前的初中学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娇生惯养、怕累怕苦的习惯,教师可以借助典型人物展开德育教育,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对于体育器材不够爱护,教师要针对这种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的制止,并进行说服教育,对那些爱护公物的同学,教师则要当众表扬,从而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爱护公物的品德与习惯。
(四)德育教育与教学评价的融合
        教学评价是重要教学手段,也是实现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3]。体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师生双方都需要发挥出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够顺利的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基于立德树人视角下,教师要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给予足够的关注,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思想变化和行为方式,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同时,教师要把握好评价的方式和评价的尺度,在指正学生错误的同时,要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学生的进步指明方向,使学生找到自身的闪光点,建立自信心,使学生在追求体育锻炼的同时更加的重视德育教育的渗透,重视自我的提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结论:总之,基于立德树人视角下的体育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体育教师要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本,以身作则充分的发挥出榜样的作用,将德育教育的目标融合到初中体育教学当中,并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合德育教育,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和水平 ,使体育教学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现。

参考文献:
[1]钟君.基于立德树人视角的初中体育改革策略探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107.
[2]钟君.基于立德树人背景的初中体育教学探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41+40.
[3]徐兴.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6):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