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01期   作者:    赖凤玲
[导读] 阅读是初中阶段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但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大多数教师过于注重学生成绩的提升,而忽略了教育的初衷。
        赖凤玲
        (广东省东莞市桥头中学 广东 东莞 523520)
        摘要:阅读是初中阶段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但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大多数教师过于注重学生成绩的提升,而忽略了教育的初衷。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活动,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是学生掌握方法技巧后能够独自完成题目的过程。
        关键词:初中英语;思维导图;阅读教学
        目前英语新课改在不断进行,思维导图这种新型教学理念被教者们广泛运用,其特点是能突出重点内容,模拟大脑构思的结构,促使学生产生新想法。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理清阅读的结构框架,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一、打破固有思维,逐步深入解析:
        在传统思想理念中,英语阅读靠的是自身累积的丰富词汇量,然而背单词这个简单的事情却难倒了大多数学生。我们都知道词汇靠的是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思维导图是将知识图形化,通过图形的颜色、构造、形状来呈现英语文章中的关键词,将抽象的知识简单化,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快形成记忆链。
        学生对于英语阅读往往无从下手,原因无疑是文章中太多陌生词汇的出现,导致学生无法找到突破口,思维导图所呈现的是一种放射性思维,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启迪学生的智力,能提取英语文章中精辟简要的关键词,以此来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大致意思,让学生不至于对通篇文章束手无策。例如,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s3中的《Crossing the River to School》,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加入文章中学生熟悉的词汇,比如像school、bike、bus、walk、train,像这一类简单的词汇学生通常是张口就来,一定程度上将文章内容降低了难度,待学生们说出来词汇的意思后,很容易就明白了文章大概是要讲述怎样上学的故事,先用简单的内容让学生知道文章与上学的出行方式有关,以此来牵动学生的好奇心产生继续探索的想法,其次在加深难度,以思维导图的形式,逐渐加入学生所陌生的词汇,层层深入,细细解剖,直至学生完全掌握。
        有了思维导图的帮助,学生在进行阅读时能快速找准切入点,由浅及深,领会文章脉络,同时还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加入了新词汇,提升了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摆脱阅读障碍,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基础相对薄弱,教师往往稍微变幻难度,学生理解起来就会很吃力。尤其是英语这样语言类型的科目,不同于数学灵活多变的解题思路,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词汇记忆、语法练习、培养语感,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无味。而思维导图恰好有着趣味性这一特点,能够将英语知识变得生动鲜活,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维导图有着不同于传统教学的表现形式,它是一种创新型思维模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活动借助绘画形式展现到自己面前,充分构建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全面结合,这无疑是对学生自身的一大突破。例如,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s10中的《Birthday Food Around the World》,首先帮助学生提取关键词birthday、eat、cake、noodles、egg、candy等,大部分都与吃的食物有关,再联系上world和birthday,推导出文中主要讲述世界各地人们过生日要吃的食物,本文十分贴近学生生活,在不经意中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喜好,让学生的思维不断联想,再加上思维导图源源不断地补充灵感,很容易就让学生进入了自主思考模式。当学生自己吃透这篇文章后,不但是对学生自信心的提升,更是增进了师生之间的默契感,达到了英语高效课堂。
        传统授课不外乎是老一套的背诵记忆抄写,不仅是教师劳神费力,绞尽脑汁,学生也是稀里糊涂,乱作一团,而有了思维导图的加入,使教学增添了一丝趣味性,让英语课堂变得不在生硬古板,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高效课堂。
        三、把握阅读结构,改变教学单一:
        就目前来说,很多老师将教材当作教学的唯一依据,授课方式常常是在照本宣科,这种现象无疑是导致教学单一性的主要问题。实际上,英语阅读除了以课本为主要突破口外,对于如何把握阅读内容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思维导图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能快速清晰地构造文章框架。
    我们的教学要做到全面化,学生的学习更应该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十分重要。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不单单只能在阅读中运用,可以将其一图多用往更深远的方面推广,比如运用到词汇或是写作当中,阅读的本体就是由各种各样的词汇组成,写作的素材也是要靠阅读中的长难句搭配,何不在构建思维导图的时候就将其考虑全面。例如,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s12《A Weekend to remember》一课中,本文篇幅较长陌生词汇较多,教师可以以陌生词汇和长难句作为思维导图的关键核心,像interesting、on the first night、early、useful等,首先单独讲解重难点词汇和长难句,其次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将刚学的知识点带入到整篇阅读中去,学生可以独自利用新学会的知识去掌握全文内容,不但做到了温故而知新还压缩了教学进度,让思维导图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以此来实现教学多样化。
        新颖独特的思维导图以图表形式直观体现出全篇文章的联系,构建了清晰明了的文本框架,能够将复杂的知识形象化,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阅读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不断深入,解读文本,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胡军文.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学周刊,2021(01):99-100.
        [2]万璐.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学生英语,2020(4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