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盈绮
福建省南安市丰州中心小学 362333
摘要:思维能力不仅仅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同时在个人的素质结构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一个人而言,自身想要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造能力,首先需要具有丰富的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创新能力。现阶段思维已经是英语学科素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不仅关系着学生的英语学习进度,同时对学生的整体思维培养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为例,对如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英语;英语阅读
前言:语言技术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思维的工具,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是科学可行的。在新课标中,将思维品质列为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虽然生的思维发展仍然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但是如果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与引导,就可以帮助小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以及科学的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讨与思考,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有着显著作用。因此,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这一任务落到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是非常可行的,同时,英语阅读教学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载体[1]。
一、设疑解惑,激发学生思维灵活性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问题”这一工具,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提问这一过程,不是一步到位的进行,而是步步为营的展开。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
在阅读前,教师就可以先提出问题,通过对书籍封面以及目录的查看,预测书籍想要表达的主题,并书写下自己现在最想知道的问题。比如在学习《The night before the 100day》绘本中,教师就可以在学生书写好自己的问题后,将提前准备好的问题展示,提问:What is the 100 day ? 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绘本,并使学生产生一定的疑惑心理,来锻炼学生自身的思维灵活性。读前预测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模式,在阅读前,学生通过封面或是标题,目录等观察来提出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并与身边的小伙伴进行一定的交流,可以有效地打开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活跃度。
之后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问题进行解答。整个素材阅读过半后,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停下阅读,并根据目前阅读到的内容展开想象,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以及在阅读前预测的内容来推测故事的后续部分以及整篇故事的主题部分。提出“What will happen?”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也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最后在阅读后,虽然阅读这一活动停止了,但是学生的思维并不会停止,因此教师就应该趁热打铁,提出一些与阅读主题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后续的猜测。比如让学生猜测后来主人公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或是最后故事会走向什么样的结局,如果你遇到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2]。
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帮助学生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先走进阅读素材中,并从阅读素材中走出,结合生活,形成自己的理论。
二、寻找规则,提升学生思维逻辑性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不管是汉语阅读还是英语阅读,其素材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以及完整的章节结构。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寻找规则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绘本或是其他拓展阅读材料来与学生进行分析与推断活动,通过在阅读前问题都设置,从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展开阅读,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阅读问题的设置上,可以围绕着文章主题以及文章的结构上展开,发挥素材本身的逻辑结构性作用,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性。
在教学过程中,寻找规则这一方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教师示范,师生合作,独立思考以及再创造。
所谓教师示范,就是在阅读某一全新的文章时,教师可以以第一部分作为模板,面向学生对其语段结构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可以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进行辅助,从而帮助学生对语段的线索以及脉络做到心中有数。引导学生寻找到段落的中心思想以及整体架构。在第二部分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而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提出一定的关键性问题来引导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展开段落结构的寻找[3]。在后面段落的学习是教师就可以做到完全的放手,是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在该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前两部分的引导以及帮助,已经将基本的方式教给学生,这时候学生就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独立对段落展开分析,并能够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来将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进行连接。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各段的主旨以及结构都非常的清晰,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对整篇材料的主旨进行归纳总结。在最后部分,就是再创造,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某一文章的结构,或是学习某一文章的方法,更多的是掌握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通过对素材语篇的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以及自身的努力下,做出了最后的归纳总结之后,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归纳总结出来的内容进行自己创造,也就是阅读后自我感悟的书写。让学生通过模仿在创造这一过程,是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总结:不可否认的是,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同时,有效的阅读教学也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以及逻辑性。思维品质作为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这就意味着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尤其小学阶段,其思维正处于过渡期,如果不能通过有效的引导以及必要的培养来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的转化,就会导致学生在更高层次的学习中感到吃力。学生学习英语并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多的是将所学的知识以及一些观念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只有当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理念,并转化到生活中,才是思维品质的形成。对此,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活动设计,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与耐心,来陪伴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赵婧. 如何培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能力[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 1000(035):59-59.
[2]朱珍. 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英语思维品质——探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2019,34(10):45-46.
[3]张璐.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方式的探究[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1000(010):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