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01期   作者:方雪填
[导读]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而教育发展同样也并非一成不变,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各类教育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改革以适应当下的教育模式。
        方雪填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龙溪中心小学
        【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而教育发展同样也并非一成不变,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各类教育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改革以适应当下的教育模式。但由于不能完全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而忽视了学生内心的情感因素,尽管教育改革不断进行,但收效甚微,因此,当代教师要做到能够释放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潜在情感,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因素和谐统一,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感教育,渗透方法
        【正文】在当前英语教育过程当中,教育的重要环节并非只注重于学生对知识转化为分数的程度,而是在对于英语的听、说、读、写的熏陶之下,打开学生内心世界的情感大门;而对于传统教育主要集中在教学内容“灌输”的基础上,却忽略了知识与情感教育的渗透转移这一问题而言,新课标当中明确强调了教学活动应当最终以情感交流为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传授知识和技能,促进知识与情感的进一步有机结合。
        一、合理运用课本教材包含的情感因素
        英语课程内容广泛多样,往往以学生日常生活为起点,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以及当代意识形态特征。除此之外,小学英语课本所涉及到的语法词汇等大多数内容都接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以及体验其中包含的情感因素的兴趣。随着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发展,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为学生在今后学习英语的道路上打下良好的学习第二语言技能的基础。而语言技能的全面培养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对于英语学习的情感态度、学习方法的合理性以及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等有关。其中,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理解和动机、能否克服其中所要面临的困难以及在知识的转移过程中能否将情感进行充分渗透从而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理解其中所包含的道理等方面,都是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关键之处。将情感教育作为英语教学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以及对人文理念的加强。
        二、良好的心理氛围会激发学习动机
        良好的动机是学生能够进行主动学习的良好开端,而学习动机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以及学生自身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逐渐认可。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学习动机和对学习外语能力的信心,极大地增加了学习外语,胜任对英语学习的畏惧和通过学习外语而提高的内在动力,从而逐步找到英语学习的归属感。因此,良好的心理氛围是学习英语的关键;而兴趣是心理动机的一个重要来源。老师不妨通过对学生进行愉悦情感的精神渗透,以良好的教学态度从而树立学生积极独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在此基础上将信心慢慢转化为重要的兴趣来源。有了兴趣,学习的内在动力就会增强。除此之外,教师不妨在小学英语课上设置多种口语活动,从而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改善小学生回答害怕怕犯错误从而不愿交流的常见问题。在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中,实现了心理障碍的最大降低以及大胆实践的过程,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有助于对学生语言交流的表达和理解的更加精确。


        三、进行情感教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3.1教师以积极的情感主导课堂
        在课堂进行过程当中,老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对于情感的传递功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尽管小学生年级尚小,但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察颜观色”;倘若老师表情冷漠或神情严肃,学生的心情也会随之紧张起来;而当老师带着微笑进入教室时,能够缩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对之后的课堂学习有所帮助。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积极情感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敞开心扉并更好地接受新信息,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内心的积极情绪、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达到情感教育的有效渗透。除此之外,小学英语教师在课程开展过程当中应充分利用肢体语言来引起学生的情感关注,这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的基础阶段,对于英语单词的记忆效率较低,常常会出现各类单词词义混淆的情况,因此,老师不妨将肢体语言或者面部表情融入到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当中。例如,当讲到饥饿、口渴等单词时,老师不妨首先使用夸张的动作来引导学生,以便学生快速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通过对动作的进一步重复从而加深对单词的记忆,并在课堂上营造了轻松的氛围。为紧锣密鼓的课堂增添了一抹色彩从而激发了不断改进教学的动力。将师生之间温馨浓浓的师生情慢慢渗透到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也体现在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上,通过对学生的良好情感的触发从而积极相应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情感反应。
        3.2通过游戏提高情感渗透
        游戏通过让孩子们以乐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方式从而在课堂进行过程中达到活跃气氛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情感教育的渗透。对于目前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这一特点自然而然地能够将情感与游戏联系到一起。在教室中有意识地添加游戏可以将无趣的语言记忆变成小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从而在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当学习到各种颜色等词汇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掷骰子的游戏:将六个面分别带有六种学习到的不同颜色的骰子让学生进行随机投掷,学生要准确答出最终朝上那一面的颜色的英文单词才算挑战成功。多次重复,回答正确次数最多的获得最终胜利,通过让学生自己多次重复进行回答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不仅巧妙解决了学生记忆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学习,提高了学生内心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的同时为课堂学习渲染了愉悦的情感氛围,提高了学生内心的胜负欲,达到了情感教育渗透的教学目标。
        【结束语】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摆脱“死记硬背”的传统英语教学的框架并强调教学必须从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的道路出发,从课堂学习开展过程中,通过调整知识结构,梳理文章知识情感脉络,从根本出发,以课堂主题为大纲,以情感交流为主要内容,同时考虑语言的结构并逐步指导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最终完成教学任务。本文对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渗透进行了一系列简要分析,以期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周纯丹.基于能力提升的小学英语高效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0(34):29-30.
        [2]吴凡.关注学生发展,提升英语课堂教学实效[J].小学教学参考,2020(33):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