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 徐涛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十堰 442000
摘要: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让线上线下双线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和运用更加深入和成熟,后疫情时代重回真实课堂的教学研究更加注重“双线混融”而仅非叠加式混合。本文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应用于建筑施工类课程教学中,研究“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在此类课程教学中的必要性以及实施路径,提出课程教学改革意见,进一步加强双线之间的有机联系。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双线混融;建筑施工课程;教学改革
一、“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的提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由原来的辅助教学手段转变成了主要教学手段,有效的疫情防控让学生在2020年下半年又重新回归学校,学生和教师再聚一室重新开启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模式。疫情前后让广大教师经历了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模式的来回切换,加上当前5G时代已经悄然来临,非常时期的线上教学是抗击疫情需要的应急之举,也是大规模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在线教学的一种探索,更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突破传统的授课理念、实现授课方式创新性变革的大势所趋和长久之策,属于教育领域的“后疫情时代”必将产生很大的变化。
老调常谈的线上线下双线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不是一个新概念,然而被频繁使用的线上线上混合式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无法“神形兼备”,教师们大都深受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影响,对双线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放松了要求,对混融式教学的本质认识不足。已有的 “双线教学”更多体现的是“线上教学+线下教学”的简单“加法思维”,线上和线下更多是“各行其是”,而不是“双线混融”。与“混合教学”相比,“混融教学”更加强调“融合”或“融通”,线上线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1]。
建筑施工类课程在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一般属于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性强,范围广,综合性强,技术规程多,是最能体现该专业特色以及相对应岗位群中核心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课程。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比如:授课教师脱离施工现场,缺乏实战经验,纸上谈兵;下企业实践锻炼虽然提供了提升专业技能的渠道但也避免不了流于形式的可能;企业兼职教师现场实践经验丰富但未经专门培训,不常驻,非稳定师资;工地现场实践教学形象直观,但耗时多、安全风险大、成本高,难以作为常规、高频次的教学手段长期使用。直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探索,为建筑施工类课程教学找到了另一个合适的改革方向。
目前,各大网络学习平台逐渐兴起、成熟,线上课程资源丰富、数量庞大,为线上教学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后疫情时代,高职教育将全面进入“双线混融教学”的新时代。
二、“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在建筑施工类课程中的实施路径
在建筑施工类课程的教学中,线上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能完全取代鲜活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但依然可以为建筑施工类课程的“双线融合”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广阔的空间。“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在建筑施工类课程中的应用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实现:
1.线上运营+线下教学
这种形式是目前最简单、最易操作的线上线下融合的形式,线上占比约15%,线下占比85%,学习的主体内容依然是在线下,采用面授、研讨、实训、辅导答疑等形式让学生获取新知[2]。而在线教学平台主要做好运营工作,如签到签退、随机选人、主题讨论、问卷调查、考试、成绩排名等教学主体之外的非必须采用线上的最基本的零散项目。
用线上平台处理这些零散活动省时省力,灵活穿插,可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形式多样性,数据真实,便于痕迹化数据统计。
因为并非所有课程都适合加大线上教学比例,有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采用面授实训的方式能让教师实时观察到学生的状态和操作失误点以及时纠正,这种情感互动是线上教学无法比拟的。例如∶工程测量、软件操作类课程。在不能保证高职院校学生完全有自律性自主学习、独立操作的前提下,这种“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反而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线上预习+线下教学
在形式1的基础上将线下面授的部分知识,通过微课、直播的形式搬到线上,让学生在课前根据教师提出的任务有目的自学线上资源,在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上进入线下学习环境,提升线下学习效率。此时,线上与线下部分的比例约为3:7。这种形式实质上就是双线混融最常见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核心--“先学后教”和“以学定教”,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联接与融合,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释疑解惑[3]。线上教学毕竟不同于实体课堂面对面教学,学生在网络虚拟课堂里自主性较大,因师生分离,老师无法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管和引导。所以,为了检验线上教学成果,需要让学生“学有所成”,比如课后作业、随堂练习、试验报告等。
当然,这种形式对学生、老师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要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观念转变,需要具备自主在线学习获取新知的能力;老师需要精心设计线上线下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巧妙的点拨和传授,再多的“优施”(设施、措施)不如“优师”。
3.线下学习+线上跟踪[2]
在形式2的基础上加入线下学后的线上跟进版块,可以理解为“线下学习+线上复习”和“线下学习+线上辅导”的结合。教师借助学习平台推送跟进当堂教学内容的训练任务让学生完成,实现线下集中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应用;同时,学生在线下完成日常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平台提交反馈,教师再通过学习平台或群聊提供辅导,以此强化巩固所学知识,达到学习与应用的深度融合。这种形式的设计,线上线下比例较为均衡。
4.线上学习+线下实践[2]
线上教学平台能够提供大量高质量的施工工艺学习素材,学生能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自由借助网络分享到优质课程资源。工种实训课程(例如:脚手架安装、墙体砌筑、钢筋绑扎等实训项目)可以采用这种形式,借助线上平台进行工作原理、施工流程和技术要点部分的理论学习,加入线下实操演练环节以保障和检验学习效果。实践过程中教师负责辅导、答疑、反馈,帮助学生通过实践快速掌握在线学习的理论,考核学生是否掌握专业技能,从而加速学生对于岗位工作的适应性。这种形式的线上占比将达到七成左右,线下只占三成左右,这种形式重点在在线内容的创设以及学生内驱力的激发。
三、结语
“双线融合”的核心是资源共享、学生自主。复学之后,“双线混融教学”将从“新鲜感”走向“新常态”,在线教育大势所趋,补位而不越位;课堂教学传统经典,让位而不退位。两者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相融共生,共同提高教学质量,改变学生学习习惯,促进建筑施工类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政涛.基础教育的后疫情时代,是“双线混融教学”的新时代[J].中国教育学刊,2020(05):5.
[2]佚名.混合学习项目常见的五种形式[DB/OL].http://www.sinostrong.com/article/
399.html,2020.5.
[3]柯清超.疫情后学校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与发展[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11):26-29.
作者简介:赵丽(1991-),女,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教师,助教。徐涛(1982-),男,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教师,讲师。
基金: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一般教科研项目--后疫情时代“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在建筑施工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20JY22)的结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