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01期   作者:李自谦
[导读] 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指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收获更多的思维和能力提升。
        李自谦
        腾冲第一中学  
        摘要: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指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收获更多的思维和能力提升。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我们必须对高效课堂的内涵进行深度把握,一线教师要认识到“高效”并不仅仅是指催促学生在课上多刷题、多背知识点,而是致力于“授人以渔”帮助学生实现核心能力的发展,真正践行素质教育。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
        一、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梳理
        (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是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对整个教学内容的设计有着指导和统领作用,但是在现阶段高中生物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并不清晰,导致了教学效率低下。受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教师往往沉溺于对某一个道题、某一个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整体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反映在教学效果上就是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基本都能掌握,但是在考试中一遇到新的题型学生就难以独立解答。这说明了唯有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作为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能力上的增强,换句话说考试只是方式,而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才是目的。
        (二)教学方式固化陈旧,忽视培养探究意识
        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可以发现“题海战术”是十分常见的,教师一般会先为学生引入新的概念,然后进行相关理论、公式、实验等知识的讲解,最后进行例题演示,等课下或者自习课上就会为学生布置大量练习题。这种固化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忽视了对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高中阶段的生物知识相对复杂,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就意味着不同学生一定会存在不同的学习薄弱点,仅仅凭借教师的统一授课很难获得高质量的学习效果。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教师要有意去引导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
        (三)教学评价标准单一,实验操作能力不足
        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阶段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仅仅凭借考试成绩就为学生粗暴地贴上了三六九等的标签,过分重视终结性评价忽略了过程性评价,这就导致了教学评价的引导作用难以发挥。举例而言,在高考中生物学科的理论知识部分所占的分数比重较大,实验知识部分所占的分数比重较小,这就导致了部分教师不够重视实验教学。这种在单一教学评价标准下的教学倾向,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严重的“高分低能”现象,使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难以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以多元化评价标准来扩大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二、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好课前导入环节
        合理的课前导入对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另一方面能够将新授课中的知识以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减少学生的畏难心理。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课前导入环节的重视程度,有效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为学生创造更加优秀的学习体验。


        (二)引入生活化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学科兴趣
        高中阶段的生物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引入生活化教学资源,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并非只是存在于教材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便于以后能够用理论知识更好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三)鼓励小组合作探究,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想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将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对学生的思路引导和启发上,鼓励学生的独立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发展。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为教师教学组织的开展提供了生理基础。
        (四)加强实验课程教学,强化学生动手能力
        生物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夯实理论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加强对实验课程的教学,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教师经常会为学生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并为学生讲解实验原理,要求学生记住实验现象、实验结果以及相关生成数据,但是却很少为学生提供亲自动手的机会。导致实验课程变成了“看实验”和“背实验”的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安排并不利于学生对实验知识的掌握,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更多亲自动手的机会。
        (五)完善学科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发挥好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长的引导作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开展教学评价调整工作。第一,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打破唯成绩论高低的垄断局面,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出勤率、作业完成率、课上回答问题情况以及实验操作技能水平等纳入评价标准,全面立体地去评估学生;第二教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一个动态的把控,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内容;第三,要引入多元化评价主体,可以通过家长的评价来了解学生居家时的学习状态,通过学生互评了解学生课下学习时的情况,这样能够打破教师单一评价主体的弊端。在这种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评价模式下,不同学生身上的不同亮点可以被放大,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教师眼中的优秀学生,从而能够更好地取得相对于自身而言的进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现代化不断推进的今天,高效课堂应该被赋予新的内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探究能力,成为了所有教师的必修功课。高中生物学科有着理论与实践并重、概念理解与逻辑推理并重的特点,仅仅依靠灌输式教育很难让学生获得核心素养上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学习需求的角度出发,不断调整优化教学策略。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重视课前导入、引入生活化教学资源、鼓励小组合作、加强实验教学以及优化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彭春平.谈如何有效构建高中生物的高效课堂[J].魅力中国,2019,(52):101-102.
        [2]?李爽.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9,(12):103.
        [3]?向婧.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南北桥,2019,(23):148.
        [4]?胡艳.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建构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3):707-7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